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决策质量问题是决策科学的核心问题,一些匹配效应的发现提示从匹配的视角探讨决策质量的优化存在可能。然而,已发现的匹配效应多关注决策者个人稳定性特质或状态性情绪与决策策略之间的关系,对决策任务与决策策略之间的关系有所忽视。由于不同决策策略存在适用性,决策任务特征会影响策略的使用效果,因此,决策任务特征与决策策略之间也可能存在匹配关系进而影响决策质量。纵观着眼决策任务与策略关系的已有研究,对决策任务特征的主观性和概括性尚还重视不足,从而导致已有结论对提升个体决策质量的指导意义还较为缺乏。鉴于此,本研究在创造性提出决策者感知任务特征概念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获取其特征维度,通过现场实验及实验室实验由浅入深逐步探查决策者感知任务特征与决策策略的匹配效应,并进一步揭示出匹配效应的形成原因、机制及其适用范围。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行为决策的相关理论,同时也为个体决策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个新思路。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第一部分着重探究决策者感知任务特征的维度,即利用开放式问卷收集决策者日常决策中感知到的与决策任务有关的具体特征,对这些具体特征进行归纳提炼,形成若干条目,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从而确定决策者感知任务的特征维度。第二部分围绕决策者感知任务特征的两个维度,首先通过现场实验考察任务特征与决策策略之间的关系对决策质量的影响,初步检验匹配效应是否存在,再通过实验室实验逐一考察每个特征维度与策略之间关系对决策质量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匹配效应。第三部分重点探查决策者感知任务特征的每个维度与策略匹配效应的形成原因及其机制,通过考察决策者感知任务特征能否启动决策者的情境性调节定向推导出匹配效应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分别检验正确感、投入强度和加工流畅性变量在匹配效应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第四部分旨在探查决策者感知任务特征与策略匹配效应是否具有普遍性,着力考察该匹配效应是否会受到决策者个体特质性调节定向的调节。通过上述实证研究,本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编制的《感知任务特征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测量该变量的有效工具。2.决策者感知任务特征具有两个维度,分别是难易度和重要性。3.决策者感知任务特征与决策策略之间存在匹配效应,感知任务困难和感知任务不重要与启发式策略、感知任务容易和感知任务重要与分析式策略分别构成匹配;与不匹配相比,匹配后的决策满意度更高。4.感知任务特征与策略匹配效应是由于感知任务特征启动了个体的情境性调节定向,其中感知任务困难和不重要诱发了个体的情境性促进定向,感知任务容易和重要诱发了个体的情境性预防定向。加工流畅性在匹配(感知任务难易度与策略)与决策后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投入强度在匹配(感知任务重要性与策略)与决策后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5.感知任务的两个维度与策略之间的匹配效应受个体特质调节定向的调节。当个体特质调节定向为促进定向时,特质定向与情境定向的一致能够强化匹配效应,不一致会弱化匹配效应;当个体特质调节定向为预防定向时,特质定向与情境定向的一致与否对匹配效应并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