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瘀解毒法延长老年III、IV期大肠癌生存期回顾性研究及预后分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xcc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目前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为恶性肿瘤的第3位。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的西化,我国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30年明显升高,为常见恶性肿瘤死因的第4位。有关研究报道,大肠癌发病率在60岁以后呈急剧上升趋势,80岁后达高峰。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大肠癌患者的绝对值不断增加。然而,由于社会、家庭及经济、身体机能等诸多因素限制,相当一部分老年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而失去了根治术机会,另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复发和转移。因此,为老年Ⅲ、Ⅳ期大肠癌患者选择兼具安全性、耐受性和高效性的化疗方案及中医药减毒增效治疗已成为肿瘤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目的:以老年Ⅲ、Ⅳ期大肠癌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中医治疗对提高生存期的作用,并对影响大肠癌生存的多项指标进行预后分析,观察祛瘀解毒法的治疗疗效以及与化疗结合的增效减毒作用,为老年晚期大肠癌探索治疗方案。  对象与方法:对近5年在我院肿瘤科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65例老年Ⅲ、Ⅳ期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肿瘤科西医治疗病例为对照组,观察主要指标生存期,其它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期、肿瘤缓解、体重变化、CEA变化等。选择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出对生存有影响的因素。  结果:两组中位生存期比较,以中西医组1000天较长,西医组755天次之。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5%,5.3%,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中西医组较长(225天),西医组次之(173天),差异有显著性。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共纳入与预后相关的14个协变量,包括治疗组别、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期、肠梗阻、肝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化疗方案、靶向药物、治疗前总症状积分、治疗前CEA、治疗前KPS评分、化疗期间HGB均值、生存期。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为:治疗组别、中医症状总分、手术、化疗药物、远处淋巴结转移、化疗期间HGB均值。  两组肿瘤缓解率比较,总缓解率为中西医组18.46%,西医组19.23%,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稳定率分别为中西医组87.69%,西医组为80.77%,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六疗程治疗后中西医组体重增加2.2Kg,西医组下降2.3Kg,显示中西医联合治疗前后体重的增长显著优于西医治疗,有统计学差异。  两组治疗期间均为发生严重不良医疗事件,在血液学毒性方面,表现为中西医组WBC、HGB II°以上抑制低于西医组,且肝肾毒性发生率低于西医组。  结论:  1.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延长Ⅲ、Ⅳ期一般情况较差的老年CRC的生存期,提高生存率;在延长肿瘤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具较大优势。  2.多因素预后分析提示影响生存的保护因素是中西医治疗治疗因素、根治手术、应用希罗达、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化疗、化疗期间HGB均值;危险因素是治疗前症状总分、远处淋巴结转移。中医药治疗对于老年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有积极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拮抗化疗的毒性反应。  3.本研究结果表明,祛瘀解毒法治疗老Ⅲ、Ⅳ期大肠癌,可延长其中位生存期,延缓肿瘤进展时间,中医药治疗对老年大肠癌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可作为老年Ⅲ、Ⅳ期大肠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石磨,是山乡历史的见证,那体态和精神依然在蒙山深处旺盛地活着.上了些许年纪又曾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很熟悉石磨.寻找山村兴迁的历史,体味山村古老而原始的生活方式,总少不
目的通过精子体外添加不同浓度黄芪、丹参、黄体酮注射液,来研究其对精子内Ca2+浓度的影响。方法将28例标本采自本院门诊,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黄芪组,丹参组,黄体酮组,各组加入等量不同浓度试剂,Fluo3-AM被动扩散进人细胞后,被酯酶水解释放出Fluo3, Fluo3与钙离子络合,受波长488 nm的激光激发而产生荧光,其荧光值与Ca2+呈正相关,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及激光共聚焦(LSCM)
每年的中秋佳节,月亮是自发亮相,而月饼则是人为捧着唱主角儿的。月饼的做法花样极多,且年年都有翻新。眼看着各式各样的月饼,我是极少吃的,总觉不及小时候吃过的自家做的月
当多情的文字渗透进斑斓绚致的色彩,当诗意的目光漫过涂满想象的布幡,诗人与画家也许会选择在春意融融的午后,相约度过一个印象派的下午茶时间。美——在遁走的光影中不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