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企业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使命陈述在传播企业信息、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中国企业对外话语地位以及推动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裁分析引起了世界语言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虽然其他体裁的商务语篇已日渐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但体裁视角的使命陈述对比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以中美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企业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使命陈述在传播企业信息、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中国企业对外话语地位以及推动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裁分析引起了世界语言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虽然其他体裁的商务语篇已日渐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但体裁视角的使命陈述对比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以中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60篇英文版使命陈述为语料,旨在探讨两国企业使命陈述存在的异同。本文结合Swale和Bhatia的语步分析理论和Hasan的体裁结构潜势理论,对中美信息技术企业使命陈述的形式、语步结构、体裁结构潜势进行对比分析。并从文化维度探究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为我国企业使命陈述的书写提供体裁及跨文化交际建议。研究表明,中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使命陈述在形式、语步结构和体裁结构潜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第一,中国企业倾向于采用关键词、短语、短句的形式来传达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而美国企业则更多采用一个或多个段落来进行表述。第二,除了两国企业使命陈述都包括的企业愿景陈述、企业使命陈述和企业哲学陈述三个语步之外,美国企业使命陈述还更倾向使用企业简介语步。第三,中国企业使命陈述体裁结构潜势模式中的必要成分要少于美国企业。第四,中国企业在陈述使命时,重点关注技术、产品服务和顾客,而美国企业则更强调企业员工和社会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最后,为推动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其使命陈述,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优化使命陈述表述形式,可在运用关键词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细节解释段落;第二,提高使命陈述语步结构的完整性,可适当在展示使命和愿景前铺垫企业基本信息;第三,丰富使命陈述所包含的成分,增加对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员工、社会环境等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担当的表述。
其他文献
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企业中的一种内部监督机制,如今,内部审计职能由传统理念转为增值理念,这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职能范围由监督和评价扩大到鉴证和咨询,全面参与到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之中,充分发挥增值功能来提高提高公司经营效率,进而影响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近几年,媒体监督也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一种外部监督力量,由于我国是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上的政府监管措施还不够完善,国家法律制度的建设
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各国对核心技术与发明的争夺和保护日益激烈,专利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其翻译中产生的问题值得重视。本报告基于笔者在北京如文思集团西安分公司进行的WOSA汉译英翻译实践,在诺德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的指导下,对WOSA源语文本的文内文外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确定源语与目的语文本的文本功能以及源语文本语言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梳理出翻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
隐喻广泛存在于书面及口头语表达中。国内外关于隐喻与文化的关系、隐喻翻译以及文化差异对其产生的影响已经展开了大量研究,针对隐喻与口译的研究仍然较少,但有部分研究提到文化在隐喻口译中的重要性。随着国内外口译应用日益广泛,在口译活动中,作为承载文化信息的重要语言形式,隐喻的口译策略值得研究。此外,笔者在自身交替传译实践过程中也发现,源语中的隐喻会增加口译员的认知负担,并且很难准确、清晰地转化为目的语。本
基础教育满意度测评涉及面广、测评内容复杂、结果多样化。测评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出发,扩大公众参与面,确保测评结果获得多方认可。其实现路径如下:确定教育感知者、关注引领者两类测评对象;将公众最关心的教育问题作为测评内容;采用凸显群众性、便捷性、公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测评方式;测评结果体现为学校、为政府、为公众等三种呈现方式,使测评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教育诉求的有效渠道,政府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有效平台
在国际技术传播日益频繁的大环境下,科技文本的翻译促进了全球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其中,制造工艺规范(MPS)的翻译在油气行业的技术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双金属复合管MPS》翻译实践项目入手,基于翻译行为理论,来探讨技术文本的翻译策略。该理论作为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更加注重功能因素,这使得译者更多地关注读者、译文及交际功能。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
本文基于文本内部描写及量化分析,从接受美学视角出发,探究了熊式一在其自译《天桥》中对自我形象及他者形象的重塑。具体来说,对他者形象重塑的描写方面,本文作者搜集了The Bridge of Heaven中与外国人有关的全部负面称谓语并将其与《天桥》中的相关译文进行对比。对自我形象重塑的描写方面,本文作者首先借助鲁文-兹瓦特的翻译转移比较模型,将The Bridge of Heaven中与自我形象相关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企业年报作为反映企业发展状况不可或缺的指标性文本,是研究企业文化的重要材料之一。此外,企业年报作为跨国企业之间交流的重要信息资源,其译文质量也会影响企业之间的交流效果,因此年报翻译工作极其重要。本实践报告基于作者在中译语通科技(陕西)有限公司实习期间的翻译实践,以《中国工商银行2018年年报》英译项目为语料,着力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以下问题:
作为企业间交流合作的桥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有助于企业宣传自身文化与价值观和吸引投资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日益加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翻译需求也不断扩大。然而,由于中西方的语言文化差异,多数中国企业所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英文版译文质量及可读性较低,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英译实践研究具备一定现实意义。基于作者的翻译实践,本文分别从词汇、句法、篇章层面对作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具
如今,人们主要通过各类新闻媒体来了解国内外的体育赛事,而体育新闻的英译在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相关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出优质的体育新闻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体育新闻英译外包项目中的第24届冬奥会的新闻文本翻译为研究对象,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者通过分析冬奥会体育新闻文本,从词汇、句子及修辞三个层面对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此外,译者通过列举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