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科研被认为是教师主体性发展的有效手段而广受推崇。然而教师科研活动的主体虽然是教师,但是其往往受到自身背后权力关系的层层把控。教师科研话语虽然出自教师之口,却未必反映着教师个人立场和诉求,而是教师身后复杂社会关系的综合镜像。本研究关注教师科研话语中多样的权力成分渗透以及教师面对其他权力主体时自我的能动性捍卫。主要采取福柯等学者话语与权力一体性的基本立场,运用话语分析工具,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话语(包括教学论文和访谈实录)进行剖析,以期呈现促中小学教师科研背后的权力样态。本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论共七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对于问题缘起、研究意义与目的、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等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性的概述。第一章聚焦于三个核心概念的界定。阐明了“话语”、“话语分析”、“教师科研”三大概念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特征,并对其相近概念进行了梳理和辨析。第二章关注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的建立。在理论基础上,主要借鉴福柯、布迪厄和吉登斯的话语权力理论,构建权力结构与个人的互动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依据批判话语分析以及詹姆斯的话语分析工具,构建的实践分析框架。第三章阐述研究的重点分析对象的教师科研的分析特性,从教师科研发生的场域、教师科研的研究主体以及教师科研的属性出发,把握教师科研活动的基本特征,为后续具体的话语分析操作提供针对性依据。第四章重点分析影响教师科研话语背后的权力结构。基于以上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实践框架以及分析对象的说明,运用会话与互文的分析工具,从会话主题、问题来源、研究依据和研究方法出发,关注其他权力对教师话语的渗透。第五章关注教师在权力结构下的能动反映,使用社会语言的工具,分析教师的自我塑造、立场表达和行动策略,展现教师个人对于权力关系的个体性性应对。结论部分是对教师科研话语背后的权力结构和个人主体互动图景的回顾凝练以及对于一种更为合理的教师权力结构的设想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