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质雷达在岩土工程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地质雷达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中的研究也在广泛开展,实际检测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通过试验采集到的反射波信息,分析了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混凝土强度以及混凝土龄期对混凝土介电性能的影响,得到混凝土相对介电常数随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通过模型试验模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缺陷,总结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缺陷的图形特征,并以工程实例具体说明了地质雷达的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设置三种不同的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数值,通过对试件7—90天的检测结果分析,得出混凝土相对介电常数随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以及龄期的变化规律,得知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和龄期对混凝土的相对介电常数影响明显。 2、设计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通过对试件7d,14d,28d的试验结果分析,得知混凝土的相对介电常数随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变化明显。 3、设置三种不同的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数值,通过对试件检测结果分析发现,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数值对混凝土介电常数值也具有明显影响。 4、分析得到混凝土相对介电常数的单因素计算公式及多因素综合计算公式。 5、设计验证试件,通过对验证试件中钢筋位置的分析,应用混凝土相对介电常数计算公式计算钢筋的位置,并与实际位置对比,验证了混凝土相对介电常数多因素计算公式的精确度。 6、通过对各种设计试件的雷达反射波的分析,得到雷达反射波主频值和反射波幅值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 7、模拟混凝土结构中的典型缺陷,研究了各种缺陷的雷达反射波图像典型特征,总结了图像特征的规律。 8、通过对桥面检测,得到桥面结构前三层结构物各自的厚度,并与钻芯取样值比较,地质雷达检测的结果是满意的。 地质雷达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中还存在很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如何使地质雷达检测数据分析得更精确,开发出一系列实用有效的图像处理软件,如何应对环境对地质雷达检测数据的影响等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