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灶对侧头电针为主治疗脑出血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改善的临床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nicolask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病灶对侧头电针为主治疗脑出血,观察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并比较脑出血评分量表(ICHs)与脑出血分级评分量表(ICH-GS)对脑出血患者功能预后的预测准确性,探讨病灶对侧头电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为其运用于治疗脑出血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试验组34例。两组均选用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病灶对侧头电针疗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收集治疗前两组脑出血评分(ICHs)与脑出血分级评分(ICH-GS)等基线数据,以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反应水平量表(RLS-85)、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中风病中医病类诊断评分、治疗前后CT出血量(血肿体积)等方面进行两组前后对照观察,评定脑出血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患者的意识及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及功能结局,比较ICHs、ICH-GS量表对脑出血90天功能结局不良(mRS≥3)的预测准确度;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以评价其安全性。  结果:  (1)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38%,两组治疗脑出血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差异性显著(P<0.05),且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2)意识改善方面: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内的GCS评分、RLS-85评分较入组治疗前差异性显著(P<0.05);组间相比,试验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71,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内GCS、RLS-85评分较治疗前、第1个疗程结束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GCS评分、RLS-85评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3)神经功能恢复方面:两组组内比较,每个疗程结束后CSS评分、中风病中医病类诊断评分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每个疗程结束后CSS评分、中风病中医病类诊断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血肿体积:两组组内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的血肿体积分别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每个疗程结束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  (5)功能转归:两组脑出血患者90天功能结局(mRS评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Hs量表评分>1、ICH-GS量表>6时,脑出血患者90天功能结局不良(mRS≥3分)的发生率较高。  结论:  (1)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脑出血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病灶对侧头电针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临床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2)ICH、ICH-GS量表对脑出血90天功能结局不良(mRS≥3)的预测准确性较好,但两者预测准确性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科学、客观的统计方法分析刘华一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用药配伍规律,并总结其治疗该病的宝贵经验,从而使名师经验得到更好的学习和传承,同时为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东紫,本名戚慧贞,山东莒县浮来山人,现供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写小说,偶写散文、诗歌。鲁迅文学院第九届高研班学员。山东省签约作家。创作长篇《好日子就要来了》、《奶奶妈》及中短篇小说若干。2004年始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山花》等报刊发表作品,作品曾被《新华文摘》、《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作家文摘》、《作品与争鸣》等
王方晨1967年生,山东金乡人。山东省作协第一届、第四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乡土与人”三部曲(《老大》《公敌》《芬芳录》)和《水洼》,中短篇小说集《王树的大叫》《背着爱情走天涯》《祭奠清水》等,共计600余万字。作品近百次入选多种文学选本、选刊,有作品译介到海外。曾获《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中国作家》优秀短篇小说奖、《解放军文艺》优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