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我国在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上投入的资金量巨大、整治规模大、新增耕地效果显著。但是随着土地整理任务的不断增加,资金保障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必须积极探索社会资本投资土地整理的模式,吸引社会企业、团体和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土地整理,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和企业管理优势。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的土地整理发展和企业投资参与土地整理项目运作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平邑县域开展土地整理的基本条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平邑县基本烟田整理项目的案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估,提出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引入烟草种植龙头企业和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的PPP模式改进方案。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县域土地整理项目调研与理论分析,揭示了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及实施特征。县域的土地整理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依赖财政专项资金拨款,十分注重占补平衡指标和建设用地指标的获取,并且具有明显的山区丘陵地区特色,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的特点,存在投资强度低、新增耕地质量偏低、规模化运营程度低的问题,在整理项目的策划布局时必须结合地区特点,因地制宜的开展综合型、生态友好型土地整理工作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2)通过烟田整理项目运作过程剖析,归纳出企业投资土地整理项目限制因素及运作对策。企业投资参与土地整理项目运作可以发挥企业的管理、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了对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提高了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效率,保障了工程建设的质量,有效的控制了项目预算成本,弥补了政府投资项目的不足;(3)通过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组织,以PPP模式参与土地整理运作,可以有效解决政府投资不足和项目后期管护运营效果不佳的问题。对土地进行集中流转,统一运营管理,对土地整理项目整体效益的发挥十分关键,并能够提高区域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投资企业和农户收益,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