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S第20条适用之探讨 ——以澳大利亚烟草平装案为视角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215076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1年,澳大利亚颁布了史上最为严厉的控烟法案——《烟草平装法案》。在该法案下,烟草商只能以特定的颜色、字体在包装上添加规定信息,而其他所有标识则被禁止使用。这一措施对烟草商标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严重阻碍,公共健康和商标权也因此发生了冲突。作为烟草大国的乌克兰、洪都拉斯、多米尼加共和国、古巴、印度尼西亚以法案违反《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为由,在WTO争端解决机构对澳大利亚提起了诉讼。该案的审理历时多年,最终专家组报告在2018年6月问世,专家组报告认定法案并未违反上述三项协议。在众多问题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专家组对于TRIPS第20条的解释和运用。此前TRIPS第20条仅在印尼汽车案中出现过且专家组未对其展开具体分析,故而澳大利亚烟草平装案是第20条第一次被官方系统系地解释并适用于个案之中。为了处理好带有指导意义的烟草平装案,专家组明确了第20条的举证规则和适用要件,并将合理性测试引入其中,最终得出了法案不违反第20条的结论。在将法条适用于烟草平装案的过程中,专家组的司法逻辑和价值判断得以体现。从中可以发现尽管澳大利亚胜诉了,但这次胜利不足以作为专家组偏向公共健康的证据。第一章首先简单介绍了TRIPS第20条现阶段存在的争议,之后介绍澳大利亚烟草平装案,结合申诉方与被诉方的意见分析与之相关的TRIPS第20条争端。第二章分析了TRIPS第20条司法适用的全过程。该部分首先讨论举证责任的分配,探明各方承担证明责任的顺序以及各自需要达成的证明程度。之后从条文本身出发,探讨专家组及各方对条文内的各要素时如何解释的。在明确了法条运用范围之后,该部分将把规则引入具体案例,一一探讨第20条在烟草平装案中的适用。第三章探讨了TRIPS第20条的合理性测试及其在烟草平装案中的适用。该部分将会讨论合理性检测与理性联系及必要性测试的关系,从而明确测试的标准从何而来、是否合理及《烟草平装法案》能否通过该测试。第四章分析了TRIPS第20条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关系。TRIPS第20条意在保护商标权,而公共健康例外则是着眼于人民的生命健康。代表人权的公共健康和代表私权的商标权有着不同的法律价值,将二者价值位阶进行比较后可发现以公共健康对商标权进行限制是具有正当性的。同时,专家组对二者的态度也值得探讨。从结果来看,烟草平装案是公共健康对商标权的一次胜利,但这并不是专家组偏向于公共健康的结果。不管是举证责任的分配还是对法条的解释,制度设计和适用范围都是倾向于保护贸易、保护商标权的。综合全案来看,WTO的态度仍是尽可能地维护知识产权,该案的结果并不能作为专家组态度变化的证明。第五章分析了TRIPS第20条适用于烟草平装案的启示。在司法逻辑上,专家组谨守比例原则,避免限制措施对商标权造成过度妨碍。在价值取向上,WTO仍偏重知识产权保护。尽管如此,随着公共健康与知识产权碰撞的日益频繁,公共健康国际保护水平确实得到了提高。在该趋势下,我国应积极参与相关争议解决和规则制定。
其他文献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知识的合金。PCK不是一种独立的知识,而是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筛选、重组和创造学科知识的产物。小学数学教师的PCK具有实用性,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探讨了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小学数学教师PCK现状及其发展过程,并从PCK的角度分析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该研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测试和访谈等多种途径,对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小学数学教师的PCK掌
2018年韩国大法院对《强掳劳工案》做出确定判决以来,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大法院的判决牵涉的法律部门众多,对于民间战争受害者的权益保护至关重要。本文要从国际法层面出发,对《强掳劳工案》判决所涉及的国际法依据、请求权协定解释、诉讼时效、决绝承认日本判决等问题展开全方位论述,并将正文分为以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强掳劳工案》的背景事实和受害内容,以及日本法院和韩国法院对该案判决的概况。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不断深入,资源消耗陡增。资源枯竭和资源消耗所带来的地质环境的变化等问题困扰着我国发展,致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地质灾害治理是我国近年来地质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国家总体地质环境亟待进一步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对地质勘查单位提出了地质灾害治理的新要求,提高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成效是地质灾害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我国财政每年投入数百亿元资金用于
自上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后,设施栽培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设施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设施土壤障碍问题日益突出。虽然前人对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土传病害等问题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对不同地区相关问题的严重性、成因等尚缺少调查分析。本研究通过对苏州市辖区设施农业种植的走访调查,以及对采集的314个设施蔬菜地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该地区设施蔬菜地土壤障碍因子类型
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的“走近陶渊明”讲座为口译素材,在目的论指导下进行了模拟汉英交替传译。戴建业教授的走红既是自身深厚的学术修养所致,也是凭借互联网时代的软件推动,中国古典文学可以借助诸如“抖音”这样的软件“吸粉”,这无疑是一场文化和时代的双丰收。这样的样本值得我们研究和翻译,同时将中国古典文学传播到国外去。在跨文化交流中,口译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人员除了要考虑语言因素
本篇实践报告选取杰夫·贝佐斯2018年在布什中心领导力论坛上的访谈为研究材料,以释意理论为指导,探究本次英汉交替传译实践中的难点以及对应解决方案。达妮卡·塞莱斯科维奇提出的释意理论,注重口译过程中意义的传达,提出了口译过程三阶段:理解、脱离语言外壳、表达,对于口译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杰夫·贝佐斯,作为亚马逊公司创始人和执行总裁,在本次布什中心领导力论坛访谈中谈及其所提倡的公司文化、企业家精神以及
关于日语感谢言语表达的先行研究数量众多,从语用学到第二言语习得等不同领域都进行过相关研究。但是,在众多的研究当中,关注其语义使用的研究占多数,关注其话语功能的研究仍是少数。本文以“日语日常会话语料库”中的自然会话作为调查资料,将日语的感谢言语表达分为“惯用表达”“附加表达”“复合表达”三种类型。通过对这三种类型的分析与整理明确了日语感谢言语表达的使用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从“行为功能”、“会话结构
“深度学习”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的,并且在之后的实践当中,不断推陈出新,进行完善。就当前我国研究趋势来看,有关深度学习的研究日益增多,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农村小学教师作为推动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其进行深度学习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而且也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研究乡村小学教师深度学习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以国内外深度学习有关和教师深度学习的相关文献为基础,梳理了深度学习已
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基于张小龙2019微信年度公开课的汉英交传,探讨了传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以及相应的口译策略。本案例翻译难点包括:含有大量专业术语以及文化负载词;涉及颇多互联网行业相关知识;部分表达累赘冗余;某些内容逻辑混乱。针对此类难点,本文以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为指导,根据具体例子提出了四种翻译策略:(1)直译,保持原有的文体形式,包括原有的句子结构,修辞手段等,以便目标
为备战冬奥会和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许多地方的运动项目开始转型发展到冰雪等优势项目上,目的是为了解决地方劣势项目的发展和人才流失等问题,兼项训练的应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本文以吉林省体校自由式滑雪队兼项训练的成功案例为例,了解其队伍建设和训练模式,并通过文献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的统计等方法,对吉林省体校自由式滑雪队的5名教练员和53名运动员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