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设计研究——基于分类分层的双视角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是近年来国企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部分行业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问题表现为定位相对偏高,甚至还有部分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没有挂钩的现象。但实际反映出的是国企高管薪酬与国有企业性质和高管身份不相匹配的问题。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也应顺应新时期的新特征。重新审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形成机理,针对性地提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设计建议,才能更好地发挥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优势,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本文主要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相关理论研究出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理论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形成的内在机理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阐释,并提出国企高管薪酬制度设计的建议。本研究分为8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是提出国企高管薪酬的研究问题、界定研究对象和阐述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综述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相关文献,为进一步研究国企高管薪酬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第三章是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形成机制分析。这部分主要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出发,分析国企和高管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并利用收入分配公平偏好模型进一步分析和衡量国企高管的双重身份对国企高管薪酬的影响。第四章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历史演变和现实判断,主要从中国国有企业的演变过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变化,以及国企高管薪酬现状三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五章是基于国企分类的视角,定量化研究商业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制度设计问题,进而提出分类化设计的薪酬改革思路。第六章是基于国企高管分层的视角,定量化研究有政府背景和无政府背景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激励的差异性,并提出基于分类分层的四种国企高管薪酬模式。第七章是国外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借鉴。比较美国、日本和新加坡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并得出对中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设计的启示。第八章是总结本研究的结论,提出国企高管薪酬制度设计的对策建议,并探讨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有:  (1)关注“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形成机理”,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设计问题从分类分层的视角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研究。  (2)在分类和分层双视角下对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定量研究不同国企类型和不同高管身份下国企高管薪酬的激励有效性。  (3)结合我国目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分类和分层视角下国企高管差异化薪酬制度设计的建议。
其他文献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然而,近几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气象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更关注于空气质量变化模式的分析和预测。关于空气污染的区域合作治理也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系统的量化方法和应用研究。鉴于空气质量数据的“函数”特征,本文以函数型数据分析为视角,研究了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特征、空气质量变化模式及影响因素、大气污染物排放与空气质量之
近年来,个人消费信贷的普及带来了商业银行利润的增长,但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落后制约了银行业务的发展。由于客户信息的多元化,传统定性分析和计量分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低、稳定
由于机构投资者在我国的证券市场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因此通过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对理解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投资者保护研究提供有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我国的民生支柱行业,在吸纳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拉动内需和实现贸易顺差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中国经济得以实现快速起飞的重要力量来源。然而随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