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地区地形结构复杂多样,地域面积宽广,蜜源植物物种丰富,气候复杂,造就了丰富的蜜蜂种质资源。本研究利用形态特征标记和基于SLAF-seq技术的DNA标记两种方法对四川地区43个区县的129群中华蜜蜂种质资源进行系统地调查,通过对四川地区中华蜜蜂的遗传资源多样性进行分析,为四川地区中华蜜蜂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的鉴定、保护和生产利用提供重要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形态特征多样性分析试验以四川地区中华蜜蜂19项形态指标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地区中蜂形态特征值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19项形态指标相关分析发现肘脉指数、胫节长、股节长、基跗节宽和蜡镜长分别与其他部分指标没有相关性(P>0.05),其余形态指标相互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形态指标直接聚类和主成分聚类分析一致,结果显示四川地区中华蜜蜂分布明显聚为3大类,阿坝州地区中蜂、甘孜州地区中蜂和四川其他样点地区中蜂。判别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阿坝州地区中蜂类型分布较为集中且与四川省其他各地区分化较明显,甘孜州地区中蜂与阿坝地区中蜂差异较大,部分单独聚集在一起且与四川省其他各地区分化较远,四川盆地和凉山州(攀枝花)大部分地区中华蜜蜂样本种群聚在一起。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环境能影响中蜂的形态特征。2.DNA多样性分析试验以四川省38个样点蜜蜂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SLAF-seq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经测序共获得74M读长数据,本试验共获得268631个SLAF标签,标签的平均测序深度为253.24x,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有189234个,共获得1018013个SNP标记。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四川地区中蜂从分子水平上明显分为六个种群:阿坝种群、甘孜1种群、甘孜2种群、凉山攀枝花种群、四川盆地种群和合江种群。其中甘孜州地区中蜂多态性SNP位点和阿坝中蜂以及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的中蜂有显著的差异,具有分化的可能性;阿坝中蜂建立了保护区,其中蜂蜂种资源得到一定保护,与其他地区中蜂的基因交流较少,保持了其独特的种群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