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30余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对历史风貌的研究更多是围绕“文物、街区、古镇、古村”的保护,而现在,人们清醒地看到众多的小城镇受到城市边缘化、乡村城市化的辐射影响,尚未被列入控保的传统街区、旧街巷、老建筑正在面临整片拆除而“话别传统”的危机。关于历史风貌的研究,如果仍局限在保存完好的建筑遗存和历史街区层面的话,显然没有用“历史-现实-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孤立地研究“历史遗存”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必须放宽研究视角,将研究范畴拓展到小城镇历史风貌更本质和综合的领域。深刻理解保护的概念,界定、评价、认定保护、修复、整改、重建或新建对象,需要立足现状,高瞻未来,找出小城镇风貌保护的本质和根源问题,摸索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 本论文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以苏北小城镇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保护空间肌理、建筑文脉、民俗乡情为前提,探索小城镇及其乡村传统风貌保护的基本策略。主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对新型城镇化的详细解读,同时将课题研究对象——“小城镇历史风貌”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控保”以外“旧街巷、老建筑”的拓展,归纳和总结出新型城镇化下历史风貌保护的内容范畴、层级关系、重点与一般的区别及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并通过实地调研对苏北普遍性小城镇历史风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从历史风貌保护的原则、方法、对策以及实施机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适应苏北小城镇发展的历史风貌的保护体系。 最后本文应用研究成果,以江苏东台安丰镇作为实证案例,针对安丰镇的实际情况,提出历史风貌保护的对策,并对对策实施的成效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以期指导类似安丰这样层级的古镇在新型城镇化下健康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