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哲学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5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主要探讨梁漱溟的文化思想及其哲学理论,共分上下两篇.上篇由两章构成,第一章文化保守主义,介绍世界范围内及中国近现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的沿革,指出这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是对现代化的一种超越性反思;而梁漱溟从文化的哲学理念和人类存在的形而上意义方面来肯定传统儒家文化,希望得到西方现代化的物质利益而保留儒家思想以避免现代化的负面影响.第二章系统论述了梁漱溟文化理论,梁氏以"意欲"为考察中西印三方文化的立论基础,提出"文化三路向"说,即"意欲向前"的西方文化、"意欲"调和持中的中国文化和"意欲"反身向后的印度文化,三大文化是递相演进的,梁氏为中国指出的出路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以"民主"与"科学"为代表的西方精神.下篇分为两章,第一章论述梁漱溟哲学思想与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关系,梁氏援生命哲学入儒,用生命哲学重新解释和发挥儒家哲学,建立了其中西合璧式的哲学体系.第二章是梁漱溟的心性论,梁氏心性论既是对传统儒家的心性之学继承和发展,又是建立在其"宇宙大生命"说基础上而对人性、人心和人生问题特有的认识和体悟.
其他文献
本文先从对销售场所定义的研究出发,分析了Place一词不仅表示地点场所,而且也表示身份和地位。接下来深入探讨了Place一词在经济学中的演化,从而界定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销售场
海德格尔思想中的核心问题是“存在论差异”问题。从较早期的《存在与时间》到较晚期的《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他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进入这个问题。一般认为在海德格尔的思之路
大数据时代的知识生产,建立在科学思维的基础之上,反映并代表着现代科学知识生产的特征。对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此作为研究主题,力求准确把握大数据时
反思韦伯方法论,对韦伯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的了解是必要的.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韦伯的方法论思想是当时哲学思想交锋的反映.对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最直接影响的
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曾停歇,但总有特别的镜头让人无法忘却。譬如,从十八大闭幕,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到十九大剛一结束,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拜谒一大会址、瞻仰南湖红船,再到新中国迎来70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香山革命纪念地。这些看似简单的镜头,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明今天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矢志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将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