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病(简称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简称NHL)两大类,其中NHL又包括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和NK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中的一种独立的病种,其瘤细胞大部分来源于成熟的NK细胞,少部分来自NK样T细胞,故称为NK/T细胞淋巴瘤。近年来,对淋巴瘤发病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参与淋巴瘤形成、发展的重要分子通路,主要包括:EB病毒感染、多种信号途径的异常活化以及多种抗凋亡机制的存在。NDRG2(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2)是本研究组用锚定引物PCR方法从正常人脑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的一个新基因,基因库登录号为AF159092Hj。本研究组采用多种方法对其mRNA及组织分布表达进行了研究,发现NDRG2在人体多种正常组织和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相应的肿瘤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提示NDRG2可能是一个抑癌基因。近几年来,NDRG2在胃癌、乳腺癌、肝癌等中表达的研究均有报道,本实验结合淋巴瘤发病的分子机制阐述了NDRG2的可能作用,了解NDRG2在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对阐明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具有一定意义。【目的】1.探讨NDRG2在不同淋巴瘤组织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资料的关系;2.探讨NDRG2在淋巴瘤、正常、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1.淋巴瘤组织芯片购于陕西超英生物公司,芯片编号:CC15-17-001、CC15-19-003,其中淋巴瘤81例,36例为T细胞淋巴瘤,45例为B细胞淋巴瘤;淋巴结良性病变组织40例;淋巴结正常组织40例;2.48例NK/T细胞淋巴瘤组织蜡块来自西京医院病理科,光镜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按照2008年WHO淋巴瘤新的分类方法明确诊断为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前均未做过任何放疗或化疗。根据Ann Arbor分期可分为:Ⅰ期21例,Ⅱ期18例,Ⅲ期6例,Ⅳ期3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52.87±15.02岁,所有病人有完整临床资料,4μm厚连续切片;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具体操作按说明书进行,常规二甲苯脱蜡水化,高压修复抗原,甲醇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滴加小鼠抗NDRG2单克隆抗体(抗体稀释度为1:75),DAB显色,蒸馏水洗终止显色。以0.01 mol/L PBS取代第一抗体进行孵育作为空白对照;4.NDRG2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定量分析在密封片号的情况下,请西京医院病理医师独立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切片染色阳性情况进行评估,选择10个高倍视野进行计数,根据染色程度和着色细胞百分率进行半定量结果判定:胞质基本不着色记0分,阳性细胞染淡黄色记1分,染棕黄色记2分,染棕褐色记3分;着色细胞占计数细胞百分率≤5 %,记0分,5 %~25 %记1分,26 %~50 %记2分,50 %~75 %记3分,>75 %记4分,上述两项得分乘积作为最后判断结果:0分为阴性(-),1~4分为弱阳性表达(+),5~8分为中等强度表达(++),9~12分为强阳性表达(+++);5.利用SPSS 12.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NERG2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呈棕褐色,定位于胞质,胞核不着色。2.统计结果显示正常淋巴结,淋巴结良性病变及淋巴瘤组织中NDRG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5 % ( 37 /40 ), 67.5 % (27 /40), 18.5%(15/81),三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石蜡包埋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是6.2%(3/48);组织芯片包含的B细胞淋巴瘤及T细胞淋巴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 % (6/45)和25.0% (9/36)。经过统计分析, P﹤0.05,三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DRG2在NK/T细胞淋巴瘤的阳性率要低于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4 . NDRG2的表达水平与NK/T细胞淋巴瘤病人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1.NDRG2作为一种新的抑癌侯选基因,在淋巴瘤组织中可有较低量的表达,NDRG2在正常淋巴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要高于淋巴瘤组织。2.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淋巴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存在差异,总的来说,淋巴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是较低的,在大部分淋巴瘤组织中呈低表达或不表达,提示其低表达可能参与淋巴瘤的发生,为明确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