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事件是在一定时间内个体生活中所经历的刺激的综合,是生活的基本组成单元。生活事件可分为正性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本研究采用刘贤臣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在该量表中,生活事件均为负性生活事件。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体验,指对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害怕、担心甚至极端的惊恐或恐怖。本研究采用Spielberger(1988)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该问卷用于测量个体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强度,用总分表示。因本研究测量的是个体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即特定情景的焦虑情绪,故只采用了其中的状态焦虑分量表。应对方式是个体处理生活事件时固有的模式和偏好。本研究采用杨德森(1999)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得被试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频率。独处是个体意识与他人意识的分离,是个体没有与他人进行信息或情感交流的状态,即在心理和行为层面上与外界不存在任何关系的状态。独处能力是处理自身情绪的一种能力,是指个体在独处时,觉察情绪改变、调节负性情绪,增进自我能量的一种能力。本研究采用Larson(1990)的《独处能力量表》,得出被试独处能力水平的分数。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对《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独处能力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各问卷在本研究的青少年群体中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低于平均值,从生活事件六个维度看,人际关系的得分最高,接下来依次为学习压力、健康适应、丧失、其他、受惩罚;焦虑情绪得分低于平均值;积极应对得分高于消极应对得分;独处能力得分高于平均值。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独处能力和焦虑情绪在性别方面均差异显著,生活事件在学校类别方面差异显著;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独处能力和焦虑情绪在户籍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均不显著;应对方式、独处能力和焦虑情绪在学校类别方面差异均不显著。3.生活事件、独处能力、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焦虑情绪的预测程度为3.8%。4.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焦虑情绪之间起中介作用,独处能力在生活事件和焦虑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