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祭袓礼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1272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周时期是祭祖礼发展成熟并且十分发达的时期,先秦时期的许多典籍都对祭祖礼的有关问题有详细的记载,前辈的学者对祭祖礼及与其关系密切的祖先崇拜问题进行深入了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但把祖先崇拜与祭祖礼相结合的研究则有些匮乏,本文试图将二者结合并对祭祖礼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对西周祭祖礼的特点、表现形式、社会功能、当代意义进行综合研究。除绪论部分对祭祖礼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作了简要的叙述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祭祖礼产生的根源祖先崇拜问题进行分析。强调西周时期祖先崇拜有别于商代的特点,通过论述周代祖先神崇拜求长寿、求福禄等主要内容,说明西周时期祖先崇拜的宗教性质,并且从西周祖先崇拜的对象和祭祖礼的深层目的进一步论述西周时期祖先崇拜的政治功能和伦理功能。第二部分,结合《诗经》中的一些关于祭祖的篇目和《周礼》《礼记》等古文献以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西周贵族祭祖仪式进行分析,详细阐述西周时期贵族祭祖仪式的类型、祭祖仪式的准备、进行到仪式后的宴饮的全部过程。从繁杂的仪式中足见周人对已故祖先的重视,也说明了祭祖在周代已经上升为一种重要的礼仪。第三部分,结合西周祭祖仪式的进行过程分析祭祖礼中反映出的西周时期的宗法思想和等级观念以及祭祖背后的孝德观念。从中可见祭祖礼对巩固西周政权、强化宗法等级制度、维护贵族统治的现实功能。第四部分,对祭祖礼的当代意义进行阐述。结合当今的民间祭祖和祭黄帝大典分析祭祖在今天产生的提高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等无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本文从西周时期的祭祖礼出发,参考其他古代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具体而微地分析了西周时期的祭祖礼和周人的宗教思想、等级观念、孝德思想以及祭祖礼的当代意义,希望能对西周时期的祭祖礼的研究起到深化的作用。
其他文献
当前,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热衷于通过大众传播来促销产品、提高形象。然而,一些企业自发开展的传播活动因缺乏系统性而急需进行理论提升。本文以传播学经典的5W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符号分析的方法,对"感动中国"创办以来的人物媒介形象展开了性别分析。结果发现,虽然女性的刻板印象被部分消解,但传统的性别意象仍然存在,且女性群体内
消费主义文化的蔓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并渗透到大众传播媒介,使全球传媒文化正在趋向消费主义化。媒体应如何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应对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成为社会
<正> 其四十八休施巧伪为功力,认取他家不死方,壶内旋添延命酒,鼎中收取返魂浆。校: (一)延命酒《十书》《注解》《注疏》《讲义》均作“留命酒”。 (二)收取《三注》作采取
无论是在现代汉语本体研究中还是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连词研究都不容忽视。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不断深入,学界在对外汉语连词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对外汉语教
公共关系理念被引入我国以来,历经繁荣、误解和复兴,道路曲折。政府公关的任务是满足公众利益,塑造良好政府形象,以获得公众的支持,从而实现政府的公共价值。我国的政府公关
近年来关于纪录片创作争论,大多离不开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当代纪录片创作主体意识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纪录精品应该是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纪录片的主
消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其中居民消费占主要部分,劳动者是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劳动者的生存离不开衣、食、住、
虚词虽然没有实在意义,但是虚词在语言中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而连词在虚词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无论是在汉语的本体研究还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连词都是重难点之一。其中并列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