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酯类固体推进剂混合组分性能模拟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硝酸酯类固体推进剂19种不同安定剂结合H+的结合能、最小键级(WBI)和核化学位移(NICS值)、亲和能和间隙能大小,研究其亲核能力的强弱、分子的稳定性、芳香性大小与吸引电子的能力等;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6种固体推进剂单组分及其共混体系的结合能、内聚能密度、溶度参数和共混物分子间的Flory-Huggins作用参数等进行模拟计算,比较相容性和不相容性体系的差异,揭示相容性体系相互作用的本质;最后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HTPB、ATPB、GAPA及其它推进剂组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研究,并与实验取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对比。本文可分为以下三部分:1、采取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和6-311G**基组,对包括AK2、M1-M5、STAB-1等国外报道的新型安定剂以及国内常用的芳香胺类安定剂,如邻硝基二苯胺(2-ndpa)、二苯胺(DPA)、二甲基二苯基脲(C2)、二乙基二苯基脲(EC)、N-(2-甲氧基乙基)对硝基苯胺(MENA)等19种硝酸酯类固体推进剂用安定剂,优化安定剂及其与H+作用后的中间体的稳定构型,通过计算安定剂结合H+的反应能变,比较亲核能力的强弱;又通过计算安定剂的离解能,比较其分子的稳定性;计算安定剂的最小键级(WBI)和核化学位移(NICS值),讨论其芳香性大小;计算电子亲和能和间隙能的大小,分析其吸引电子的能力,分析其中稳定性能最优的安定剂。2、针对固体推进剂组分组分如1,2,4-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奥克托金(HMX)、葵二酸二辛脂(DOS)、硝化甘油(NG)、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二乙基二苯脲(EC)组成的混合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从溶解度参数和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等预测聚合物的相容性。通过对6种固体推进剂单组分及其共混体系的结合能、内聚能密度、溶度参数和共混物分子间的Flory-Huggins作用参数等进行模拟计算,比较相容性和不相容性体系的差异,揭示了相容性体系相互作用的本质。3、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固体推进剂的组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端叠氮基聚丁二烯(ATPB)、端叠氮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A)等推进剂组分反应过程中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计算,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比容作图,得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后经过与实验值的比对,发现计算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提供改进的措施。另外测得HTPB与ATPB分别和不同增塑剂如1,2,4-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硝化甘油(NG)等混合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较加入不同增塑剂的效果好坏。
其他文献
天然产物7-苯基-4,6二庚炔-1,2-二醇是兰州大学植物化学研究所王锐等人于2009年从三叶鬼针草中分离得到的,并且确定了该天然产物的相对构型。而天然产物Schweinfurthinol是Tamboue Helene等人于2000年从非洲樱桃橘中分离出的,但该天然产物的绝对构型没有给出,这两个化合物具有相似官能团,都属于含有多个羟基具有手性中心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介绍了这两个化合
以聚乙二醇作为分散剂,选用柠檬酸凝胶燃烧法制备Er,Yb:(LuGd)2O3陶瓷粉体。通过对制备的粉体进行XRD和SEM测试得到粉体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Gd3+掺杂摩尔分数为35%,煅烧温度为1
碳量子点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化学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好、无闪烁荧光、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激发和发射光谱可调等优点,特别是在生物传感、化学分析和环境监测等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应用一步水热法(叶酸、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做为碳源)合成荧光碳量子点,基于合成的碳量子点表面多含有羟基、氨基等易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的基团,从而致使荧光颜色改变或猝灭。此外我们也对碳量子点在纸质传感器、细胞成像、
学位
携带翻译后修饰的天然蛋白质和赋予人造功能的非天然蛋白质工具的合成,在现代生物医学及药物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发展高效的化学全合成方法,得到更大更复杂的蛋白质是
综合使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动电位、吸附量测定和红外光谱表征等手段,结合单矿物、人工混合矿浮选,研究了铝土矿浮选脱硅螯合捕收剂HCDA。基于捕收剂为异极性分子的结构特征
稀土合金磁性薄膜材料因具有优良的磁记录、磁存储、高磁能的特征,成为了新材料的研究热点。研制兼具优良磁性能和耐蚀性能的稀土合金薄膜,并开发制备条件温和且低能耗的制备技
由于具有导电、导热能力以及卓越的机械可塑性,金属铜被广泛在工业上应用。然而在一些腐蚀性离子如Cl-存在的腐蚀溶液中,铜容易受到腐蚀。在众多铜的防腐方法中,最有效的是在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