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考察对象为表侥幸意义的“幸亏”类副词。笔者试图运用三个平面、词汇化和语法化等理论,分别通过共时和历时层面,展现“幸亏”类副词的功能差异和发展演变的一些基本面貌与特点。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幸亏”类副词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价值。目前,结合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对“幸亏”类副词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几近空白,本文的研究旨在填补这方面的空缺。第二章主要在共时层面上对“幸亏”类副词在句法、语义、语用上存在的功能差异进行分析。句法差异主要表现在句法分布的不同,其后能否加“了”,单用情况以及后续句特点和前加词语的不同等五个方面;语义差异主要表现在虚化程度的不同,强调的侧重点及语义强度、表“幸”重心不同,语体色彩不同以及“亏”、“亏得”具有的特殊语义和特殊用法等五个方面;语用差异主要表现在突出话语焦点的不同,语用前提、篇章衔接、复句搭配和关联词连用的不同等四个方面。第三章从历时层面上研究“幸亏”类副词的演变过程与演变特点,着重探讨“幸亏”类副词形成的时间、鉴定标准、词汇化的条件以及演变的动因和机制。“幸亏”类副词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词汇化或语法化的过程,他们各自的发展演变具有同中有异的特点。第四章结语对前两章文章主体部分作简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