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重庆地区农村住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与实地测量研究了农宅在春夏过渡季节室内地面潮湿现状。对引起潮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利用软件模拟了地面防结露措施的效果,确定了保温地面防结露的热阻值。首先通过现场调查与实际测量,了解了农村住宅地面的基本情况及潮湿状况。调查的60户农宅中室内以水泥地面为主,绝大多数未做防潮处理,室内地面在6、7月份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潮湿现象,农户普遍有改善期望。从选取的5户典型农宅室内潮湿现象观察和测量得到,做有防潮处理的室内地面整体比较干燥但仍有局部潮湿,而未做防潮处理的室内地面潮湿情况严重。其中2户农宅在最潮湿的天气,室内地面结露时数接近60%。其次对室内地面潮湿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分为吸附型潮湿、渗漏型潮湿、冷凝结露。目前农村住宅对地面采取的防潮处理,仅仅是阻隔地下毛细水上升到室内地面,并未解决室内地面的冷凝结露问题。在《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提出了采用保温地面防潮措施,但没有给出具体的热工性能参数,需要进一步完善。最后运用软件对重庆农宅水泥地面在梅雨季节结露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水泥地面结露发生的季节性特征和结露频率分布。将水泥地面的结露情况作为参考基准,对保温地面与架空地面进行防结露效果模拟,结果显示保温地面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结露时数不断减少,当保温层增加到一定厚度,减少结露时数的效率降低;架空地面随着架空层高度的增加以及架空层通风开口比的增大室内地面结露时数减少,以常用的架空通风地面防结露效果为依据,提出保温地面防结露的最低热阻为0.5 m2?K/w,作为重庆农村住宅采用保温地面防结露设计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