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榕母管蓟马Gynaikothrips ficorum(Marcha 1908),隶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母管蓟马属(Gynaikothrips),是榕属(Ficus)植物主要害虫之一。其主要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取食和产卵危害寄主。本研究筛选对榕母管蓟马具高致病力的白僵菌菌株,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低毒杀虫剂的相容性和致病力,深入研究在不同温度下白僵菌侵染过程中,榕母管蓟马体内抗氧化酶的应激反应,研究结果如下:1.以浸液法接菌,从12株球孢白僵菌菌株中,筛选出对榕母管蓟马高致病力的菌株。结果表明:以浓度为(1±0.5)×107孢子·mL-1的孢悬液接菌后9 d,菌株Bsx-04对榕母管蓟马致病力相对较强,对成虫和若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100.00±0.00)%和(94.06土1.20)%,LT50分别为(4.03土0.05)d 和(4.71 土0.08)d。Bsx-04 菌株第4天对成虫和若虫的LC50分别4.786× 106孢子·mL-1和1.849×108孢子·mL-1。TDM模型分析,Bsx-04菌株对成虫和若虫致死效应最强的时间都是第5天。2.测定白僵菌Bsx-04菌株在5种常用培养基和不同温度下的菌丝生长量、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结果表明,培养10 d,该菌株在SDAY、PPDA、SMAY3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显著高于SDA和PDA,5种培养基上的产孢量无显著差异,其中PPDA上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相对较好。该菌株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0℃-25℃,温度35℃不产孢、孢子不萌发,18℃-30℃范围内孢子可萌发,孢子萌发最适温度是25℃。3.研究白僵菌Bsx-04菌株与6种低毒杀虫剂的相容性,测定不同浓度单剂与菌液-杀虫剂混配剂对榕母管蓟马的毒力。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与白僵菌Bsx-04孢子萌发抑制率最低,相容性最好。杀虫剂中,乙基多杀菌素和呋虫胺对榕母管蓟马成虫致死效果最好,呋虫胺对其若虫致死效果最好。与亚致死浓度的氰氟虫腙或次亚致死浓度的氟啶虫胺腈混配后,白僵菌Bsx-04对榕母管蓟马成虫的致病力有增效作用,但6种杀虫剂对若虫致病力无增效作用。4.研究榕母管蓟马体内抗氧化酶对白僵菌侵染的应激反应,测定不同温度下,接菌后榕母管蓟马成虫的POD、SOD、CAT 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榕母管蓟马成虫受低温或高温胁迫,POD酶的应激反应最强,SOD酶的反应较弱,而CAT酶活性在保持虫体活力较强的条件下,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接菌后,相对低温(15℃)或相对高温(35℃)下,3种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适温下,3种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温度越有利于白僵菌侵染榕母管蓟马,虫体的抗氧化酶对侵染的应激反应越早,抗氧化酶活性越强。3种抗氧化酶中,SOD酶对白僵菌侵染的应激反应早于POD酶和CAT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