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学科借鉴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520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国际关系学理论是在借鉴其他学科的基础上诞生的,其发展历程也和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学科息息相关。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是在借鉴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有关内容和方法,把国家、国际体系类比为企业和市场,同时也和微观经济学一样建立了一个高度简约的理论模型。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则从新制度经济学中获得了重要启示,指出了国际关系中也存在类似制度经济学家提出的交易成本、有限理性等长期为人所忽视的因素,基欧汉开创性地借鉴制度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的研究传统。而温特则从社会学中汲取营养,合理地解决了理念本体论与科学实在认识论的冲突,并借用结构二重性说明了国家如何重塑体系文化,使得注重观念研究的建构主义也迈入了主流地位。国际关系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社会科学,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极其复杂,高水平的学科横向借鉴对于这门后进学科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国际关系研究运用学科借鉴也不应盲目,要在深刻认识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进行。
其他文献
在现实中,我国行政决策的失误相当普遍,给国家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行政决策程序法制化研究是对这一严峻现实问题的一种回应。行政决策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没有科学的民
陪审制度是普通民众参与司法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政治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陪审制度的历史是漫长而复杂的。陪审制度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在古罗
刑事诉讼庭前审查程序作为介于起诉和开庭审理之间的一个中间程序,是连接起诉与庭审的链条,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庭前审查程序,将不当起诉排除在庭审之外,正式庭审无需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社会观念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转变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我国民事诉讼模式也逐步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过渡,尤其是当事人举证责任的确立,使得传统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