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atRA诱发腭裂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191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腭突中嵴缝降解受阻导致两侧腭突融合失败有关。因此,腭突中嵴上皮细胞的正常转归对于腭突融合至关重要。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是维生素A的一种体内氧化代谢产物,能够调节哺乳动物胚胎的生长发育。然而,atRA过量或缺乏均有致畸作用,如:诱发腭裂、神经管畸形等。转化生长因子-p(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是一种细胞因子,主要通过Smad蛋白将信号分子传递到细胞核内,调节目的基因转录。研究表明,atRA可调节TGF-p在多种组织器官中的表达,但是否影响Smad蛋白在腭组织中的表达,至今尚未明确。目的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过量atRA对腭突中嵴上皮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组织形态学,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技术)、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探讨过量atRA对腭突融合、中嵴上皮细胞凋亡、层粘连蛋白和Smad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0周龄昆明小鼠按雌雄比例2:1合笼,次晨检到阴栓者记录为妊娠天数(gestation day, GD)0,以GD13孕鼠之胎鼠为研究对象。将1只GD13孕鼠处死,分离出全部胎鼠腭突,以中性蛋白酶分离腭突中嵴上皮,继以胰酶消化后,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为5×105个/ml,5ml接种于25ml培养瓶中,CO2培养箱中培养96h。以同样细胞浓度接种于6孔板中,各孔2m1,同样条件下培养24h。弃去原培养基,在各孔贴壁细胞层以20μl加样器头平行于培养板长轴划出一条划痕带,其中3孔添加含5μmol/L atRA的DMEM/F-12培养基(不含血清),剩余3孔添加不含血清的培养基,每孔2ml,继续原条件培养72h,观察过量atRA对腭突中嵴上皮细胞迁移的影响并与对照组比较。将2只GD13孕鼠处死,分离得到24对胎鼠腭突。取12对腭突分别设为对照组和1μmol/L、5mol/L、10μmol/LatRA实验组,每组3对,转移到Grobstein器官培养皿中,各分组中加入相应浓度atRA的BGJb培养基10ml,对照组只加培养基10ml, CO2培养箱中培养72h。将所有腭板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将各组所有切片做HE染色,观察不同浓度atRA对腭板融合的影响。取6对腭突分别设为5nmol/L atRA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对,同样条件下培养72h,所有腭板经固定、包埋和切片后,进行免疫双标记检测,观察过量atRA对腭突中嵴上皮细胞凋亡以及基底膜层粘连蛋白表达的影响。剩余6对腭突分别设为5μmol/L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对,同样条件下培养24h,分别取两组腭板中央宽约1mm的腭上皮组织,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过量atRA对磷酸化Smad2、3和Smad7表达的影响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培养的原代腭突中嵴上皮细胞贴壁生长,多角形或卵圆形,成片生长:当细胞融合率>80%,呈现铺路石状外观。在培养过程中,对照组划痕逐渐弥合,培养72h,爬行细胞几乎覆盖整个划痕带;而atRA实验组未见到向划痕区迁移的细胞,划痕宽度没有改变。HE染色显示对照组两侧腭板完全融合;而1μmol/L、5μmoI/L atRA实验组腭板中央中嵴上皮缝清晰可见,10μmol/LatRA实验组两侧腭突未发生接触。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对照组基底膜层粘连蛋白表达不完整,而5μmol/L atRA实验组层粘连蛋白强阳性连续表达。TUNEL检测显示对照组在中嵴缝位置处及口腔鼻腔上皮三角形区域内出现凋亡细胞;而5μmol/L atRA实验组相应区域未看到凋亡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5μmol/L atRA实验组磷酸化Smad2、3低表达,而Smad7高表达。结论在腭突中嵴上皮缝降解过程中,腭突中嵴上皮细胞既有迁移现象也存在凋亡,其转归方式受到干扰,均可抑制双侧腭板融合,诱发腭裂。过量atRA抑制腭突中嵴上皮细胞迁移和凋亡,并抑制中嵴缝基底膜的降解,从而阻止双侧腭板融合,并诱发腭裂。过量atRA可能通过改变Smad的表达而干扰腭突中嵴上皮细胞正常凋亡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12-01     在现在高中生物的大量教辅中都有一对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的推导过程及相关结论,学生对此大都能够很好的理解,但是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对这部分知识却很难做到灵活应用。笔者就这部分知识灵活应用加以总结,以指导学生学习。   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   例1:育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20-02    一、问题的提出     五月中旬的一天上午,一位女生神色紧张地走进教师办公室递给我一封信,带着痛苦的表情很严肃地对我说:“老师,请帮帮我!”展信内容如下:  王老师:   您好!我是在实在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时才决定给您写这封信的,请您一定得帮帮我。要不是在高一时您曾经对我说过的那一句“你很优秀”的话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和改革毕业生就业体制的过程中,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企业发展的不断革新,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人难”的结构性矛盾,也是大学生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断层或错位的矛盾。本文建议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全员式的就业指导队伍,拓建专业化的就业市场,并制定了详尽的执行方案。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因素;就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22-01    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学条件有限,教学设施简陋,大多数实验开展不起来。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做一些简单的实验,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本,开阔视野,提升思维能力。比如: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中的一个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我考虑到水绵的采集较容易,附近的水塘、河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19-01     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在于倡导探究式学习,这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对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获得科学方法、培植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也出于了观念上、操作上的一些偏差,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问题一:探究式学习等同于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23-0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  教学目标:   1.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2.知道同一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   3.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用画图的方法表示物体运
[摘 要] 就业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归宿之一。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人才越来越多,就业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探究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方法与秘诀理应成为当下重点研究的课题。本研究结合一起大学生就业案例,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探寻大学生就业法宝。文章指出,目标明确,坚持梦想与积极主动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三大法宝。通过此项研究,旨在为大学生如何成功就业提供实例借鉴及理论参考。  [关
摘 要:高职院校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和应用是实现校园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办公自动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障碍,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办公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 障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25-01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