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四地盐碱土壤细菌及古菌多样性研究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g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成为我国土壤盐碱化分布面积广、类型多,盐分最重的地区,同时也孕育了特殊多样的微生物资源。为了解新疆绿洲接近区域的盐碱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并为利用微生物改善盐碱土壤提供物质基础与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横贯新疆西南至东北方向的四个典型盐碱土壤分布地土壤为对象,采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对采集自塔什库尔干县盐碱地、温宿盐山、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阜康境内荒漠及与蒙古国接壤的青河县四个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检测;以常规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对四地盐碱土壤中的可培养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以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四地土壤中细菌和古菌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主要结果如下:(1)四地土壤p H值均在7.8以上,呈碱性。土壤含盐量均在40 mg/g以上,其中阴离子以SO42-、Cl-、Cl-/SO42-和SO42-为主,阳离子均以Na+为主。依据盐碱土壤分类规范,塔县和青河土壤属硫酸盐型,温宿土壤属氯化物型,阜康土壤属硫酸盐-氯化物型。(2)以传统方法由四地盐碱土壤样品分离获得纯培养菌株258株,其中塔县、温宿、阜康和青河样品分别分离到67、67、62和62株。依据16S r RNA基因序列,其归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129株)、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69株)、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4株)、异常球菌门(Deinococcus-Thermus,5株)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株)的40个属。其中塔县样品分离株分布于4个门、16个属,温宿样品分离株分布于4个门、13个属,阜康样品分离株分布于3个门、17个属,青河样品分离株分布于3个门、17个属。塔县、阜康和青河三地样品中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温宿样品中则为微小杆菌属(Microbacterium),与该地土壤含盐量高相关。特异性分析显示,四地样品共享属为芽孢杆菌属;各样品特有属为塔县9个(15株,22.38%)、温宿3个(9株,13.42%)、阜康6个(9株,14.51%)、青河7个(15株,24.19%)。结果显示四地盐碱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微生物类群地域差异性显著,并蕴含大量尚未被挖掘的微生物资源。(3)由四地盐碱土壤共12个样品经高通量测序、整理获得609219条有效序列,占总测序量的81%。有效序列代表的细菌类群分布于43个门、915个属。其中塔县、温宿、阜康和青河土壤类群分别属28个门453个属、30个门532个属、37个门554个属和32个门562个属。四地共享细菌门23个,温宿、阜康和青河独有菌门分别为4个、5个和1个,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为四地盐碱土中的优势菌门。四地共享细菌属203个,特有属分别为8个、184个、62个和78个,占各自属总数的1.7%、34.6%、11.2%和13.9%,显示温宿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塔县、阜康和青河三地盐碱土壤中优势菌属均为norank_f_Nitriliruptoraceae,但比例各不相同,温宿盐碱土壤中优势菌属为Salinibacter。四地盐碱土壤中,细菌多样性在属水平的丰度低于1%的比例(分类Others)在阜康和青河样品相对比例高于塔县和温宿,显示该两地的微生物多样性更为丰富。与可培养方法结果比较,高通量技术所获该四地盐碱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4)未培养细菌类群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其细菌群落组成与土壤Cl-、SO42-、HCO3-和Ca2+浓度相关,其中温宿样品中的优势菌属Salinibacte与Cl-离子呈显著正相关,塔县和阜康样品中优势菌属norank_f_Nitriliruptoraceae、Antarcticibacterium、Gillisia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与SO42-和HCO3-呈显著正相关;青河样品的细菌群落组成则与CO32-呈正相关。结果显示土壤Cl-、SO42-、HCO3-和Ca2+含量是影响其细菌优势类群的主要因子。(5)对四地土壤样品的古菌16S r RNA基因序列高通量分析显示,古菌分布于4个门68个属,以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的盐杆菌纲(Halobacteri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的Nitrososphaeria纲为优势类群,其中塔县、温宿、阜康和青河样品中优势菌属分别为norank_f_Halococcaceae、盐碱单胞菌属(Natronomonas)、norank_f_Halococcaceae和Candidatus_Nitrocosmicus。青河土壤中古菌群落组成明显区别与其它三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盐碱土壤中古菌类群结构主要受阴阳离子类型(Cl-、SO42-、HCO3-、Ca2+)和总盐含量的影响。本项目研究较充分显示了新疆四地盐碱土壤的可培养及未培养细菌的多样性,丰富了微生物资源库,揭示了沿西南至东北一线盐碱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其类群变化主要受土壤理化因子特别是阴阳离子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为利用微生物改善盐碱土壤提供了资源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焦化废水水量大,水质不稳定,成分复杂,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高化学需氧量(COD)是焦化废水主要特征,其中酚类及其衍生物占半数以上,还包括含氮杂环及多环芳烃等。国内多数焦化厂对含酚废水的生化处理并不理想,很难实现达标回用,且对焦化含酚废水的预处理研究较少涉及。本文使用Clean Teq公司提出的连续离子交换(CIF)系统充分发挥大孔树脂的吸附能力。以苯酚配制模拟废水,考察了静态、动态吸附、解
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语言,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除了口头表达之外,学生的书面表达也一直是英语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许多专家学者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思维导图写作教学法为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为了解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效果,笔者开展了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淮河中下游地区防洪是淮河流域防洪的重中之重,当前中下游防洪治理的主要矛盾是淮河入湖河段倒比降和洪泽湖顶托作用。入湖段作为淮河干流与洪泽湖相连通重要节点,其演变是湖泊与河流水沙相互作用的直接体现。与此同时洪泽湖区围垦恶性膨胀,削弱湖泊调蓄能力且减小区域环境容量。因此梳理淮河入洪泽湖段岸滩及湖区围垦演变,并根据其影响实施合适有效的工程措施是淮河流域防洪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利用多年遥感数据分析入湖岸滩和
媒介技术的变革催生着教育传播媒介的融合与变革,同时也是在一定角度上对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变革的一种挑战。现阶段大部分小学科学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与平台的选取尚处于传统媒介与电子媒介阶段,媒介融合环境和智能化的教学媒介环境尚未形成,现阶段通过探究教学媒介融合赋能科学课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十分匮乏。因此,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媒介融合环境下科学课堂教学理论研究体系、丰富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效果研
好饮茶者,品味茶的含蓄内敛,品味人生的个性与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沉稳内涵与雅致魅力。旅游市场趋于饱和、同质化严重,利用好发展好茶文化资源对旅游地提升竞争力尤为重要。构建独具特色的品牌个性能够使旅游地在品牌建设中凸显优势,对旅游者更具吸引力,并获得情感响应,从而在旅游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极具实践意义与研究价值。相比各类型旅游地品牌个性研究的不断丰富,茶文化旅游领域的研究却极为匮乏。因此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中国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却未与之相匹配,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声音、中国的故事还是以西方的价值观解读眼光被广泛理解、接受,我国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国力在舆论环境下并未转化成相应的话语优势。特别是在全球疫情的当下,反华势力极易利用民众的“恐疫”情绪,通过信息化网络媒体将社会舆论往“恐中”方向引导并将“防疫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炎症患者的中医证素、证型分布特点,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炎症患者的中医证素与神经功能缺损(NIHSS)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诊治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间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炎症的患者共330例。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患者的四诊信息,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检测。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发展新阶段,诸多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决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民主协商”纳入社会治理体系,并置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之后的显要位置。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治理至关重要的一环。基层政协参与社区治理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培育公民意识、提升
党的十八大提出简政放权以来,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日益严格。与此同时,基层单位承担着各项政策实施落地的重担,环保、扶贫、拆迁等紧迫性、集中性工作急需大量的工作人员。但当前很多单位、乡镇用人紧张,需要在现有编制之外通过公益性岗位、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等方式招聘编外人员进行人员补充,在这之中人事代理人员的招录模式、日常管理都与事业编制人员无异,但在成长空间及个人待遇上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近几年增长速度明显下滑。在高速发展中,经济结构出现显著失衡,其中需求结构失衡尤其引人关注。需求结构失衡导致经济增长受到明显的需求约束。当前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结构方向选择是关键决策。本文根据投入产出表为主的数据,重点研究了需求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