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证据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wyy198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新准则)作为一整套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而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但是,新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却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实质性差异。新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是: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减值损失只能在资产处置时才能转出。这样规定,主要是考虑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发生减值后,一方面价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小,通常属于永久性减值;另一方面有利于抑制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在新准则的颁布实施背景下,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对资产减值准则实施效果的经验研究,检验中国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达到了准则制定机构预订的目标。 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行为受到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显著,2004-2007年发生巨亏的公司倾向于通过多确认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大洗澡,为以后的扭亏做准备;扭亏公司则倾向于通过少计提减值准备或转回减值准备的方式增加当期盈余,以免“戴帽”或实现扭亏。此外,公司治理水平的特征变量,如衡量股权集中度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是否国有控股公司及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对长期资产减值确认行为有重大影响。结果显示年度(Year)对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有显著影响,自2005年开始上市公司在确认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上更加稳健、慎重,说明准则制定者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其预期目标。
其他文献
随着旅行社数量的增加和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旅行社利润直线下降,提前进入“微利时代”。如何培育自身竞争优势并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成为摆在旅行社经营者面前的重要议题。同时,就
世界文化遗产地是国内外游客旅游的热点,但世界文化遗产地面临着旅游解说信息获取程度低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从旅游解说效果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期实现世界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业内的学者与专家都把较多的目光投向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上,基本上集中探讨了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理论基础、编制方法以及不同合并方法的经济后果,但对于在中国境内上市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前阶段,过度依靠政府来独立运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国外政府早已碰到过的种种问题。因此,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民营化。在
大型体育活动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活动项目的质量和活动期间主办地提供的设备设施和服务的质量。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性调节,对于运动员竞技状态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还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下面就我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订教
1938年盛夏的一天夜晚,朗星明月把当阳县绿林山下的洪庙一带照耀得如同白昼。辛苦了一天的农家汉子,大多在稻场搁上门板或者放上竹床、竹躺椅,摇着芭扇乘凉聊天。然而在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