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渗透于日常生活与思维行动中。对隐喻进行判断时,必须将其置于一定的语境之中,否则无法准确判断。语境通常可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二者均为判断、解读文学作品中隐喻现象的重要要素。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在其作品《麒麟》中对隐喻的频繁使用,使其构成了这部作品的文体特征之一。本稿以谷崎润一郎的《麒麟》中出现的隐喻为中心,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考察文学作品中的隐喻问题,从“命题理论”、“语境论”、“隐喻理论”等相关理论来考察《麒麟》中隐喻的成立、隐喻对语境的依赖性等方面的问题。在第一章绪论中,介绍了本稿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文章首先考察谷崎润一郎《麒麟》中语境的隐喻表达,并分析隐喻对语境的依赖,进而找出整个作品的文体特点。在第二章中,首先介绍了有关隐喻的基础理论知识。其次介绍了有关语境的相关概念及分类方法,并对隐喻的理解对于语境的依赖进行了分析。在第三章中,从《麒麟》中隐喻的特征着手,重点考察隐喻的理解对于语境的依赖。第一,从隐喻的构成来考察。一般来说,隐喻是由本体、喻体和喻底三部分构成,《麒麟》中大部分的隐喻表达并非是同时具备以上三部分的隐喻表达。读者在理解隐喻时,首先要将小说的内容与背景知识相结合,探究隐喻的本体、喻体和喻底,理解这种类似性,进而理解该隐喻真正表达的意思。第二,从隐喻的设定来考察。《麒麟》中的大部分隐喻都是基于中国历史知识、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的背景知识来设置的。也就是说,读者需要依靠相关的背景知识才能正确的判断及理解隐喻。在第四章结论部分,对今后的研究课题进行了说明。本论文从“隐喻理论”、“语境理论”等相关理论,论述隐喻对于语境的依存性及隐喻的使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