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组织参与地方社会治理的路径研究——以共青团杭州市委员会为例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c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社会建设领域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崭新论述以及提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理顺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落实政社分开的政策,推进社会组织权责统一、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的具体要求。本正是基于政府与社会上下互动的“治理”取代由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这一大的政策环境,以杭州团市委为例,研究探讨共青团——这一社会组织参与地方社会治理创新的内容、模式和途径。  全文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理论上对国内外关于共青团组织、公共治理理论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并进行了成果评述;第二部分是关于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性实践分析,以西方社会第三部门介入政府公共治理为导线引出在建设服务性政府的新时期,共青团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去面临社会需求多元化的新问题,指出了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第三部分以杭州团市委参与当地青少年事务社会治理的实践为例,提出了目前共青团组织取得成效和面临困境的一些启示;最后一部分,对共青团自身如何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效度,从而为本地青少年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等一系列当前热点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梳理历史以来以政府为核心的单中心治理到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中心综合治理体系的制度性演进,借鉴国内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尝试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共青团组织参与地方社会治理的模式和实现路径,力争为今后国内的相关研究打下铺垫。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儒家文化一直是我国的主流思想,深刻影响着国民的心态和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在古代,儒家文化不仅是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也是普通民众行为处事的原则,经过千百年的历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一直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而不断调整。十六大以来,和谐社会、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历史性命题不断提出,我国农村社区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指以数字、网络、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介,它以其数字化、交互性、高技术支持等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信息空间,给高校
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资源很重要。历史上因土地而生的灾难犹在耳边,现实中的“三农”问题又让人焦虑不安。因此,研究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就显得尤其重要。不同于一般以公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空气—空气板式全热交换器结霜实验的平台和方法。在实验中,分别使用叉流加逆流板式全热交换芯体和叉流板式全热交换芯体测试了标准结霜工况下2种板式全热
居住权滥觞于罗马法,与使用权、用益权一起构成了罗马法上人役权的法律框架体系。后世各国深受罗马法的影响,大都规定或确立了居住权制度。而我国作为倍受罗马法影响的大陆法系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中国加入WTO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工程质量低劣和工程款层层拖欠等严重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究其深层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