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与环境问题的凸显,我国邻避冲突开始呈现高发、频发的态势。然而,纵观我国邻避冲突的文献,多数聚焦于邻避冲突治理失败的案例,探讨为何出现了邻避事件及对未来地方政府提出应有之举,而始终缺乏从成功案例出发的视角。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鲜有对邻避冲突规避与治理的成功案例,另一方面案例经验的推广性与普适性可能会受到质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近年来邻避冲突规避与治理较为典型的案例——嘉善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讨论其地方政府是通过何种策略避免了大规模的社会反对,从而对邻避冲突规避与治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结合先行研究,本文认为,邻避冲突规避与治理的关键在于厘清其产生动因,因此从归因模型出发,探究了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推行中,地方政府对于内部邻避情结和外部社会网络的应对方式与治理过程。研究发现,前期的民众沟通与参与、信息透明、合理的利益表达渠道与利益补偿是改进的关键。通过这些策略,嘉善县政府得以使形成内部邻避情结中的因素逐一破解,并充分利用传统和新兴社会网络积极宣传邻避设施,占据舆论主导权。 本文在结构上包括六大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提出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阐明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文献综述和分析框架的提出,在对已有邻避冲突概念、发生原因及治理措施进行回顾总结后,提出邻避冲突规避与治理的关键在于厘清其归因模型,并提出了由内部邻避情结和外部社会网络构成的分析框架;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案例介绍和对案例的深入剖析,在基本介绍嘉善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后,利用第三章提出的分析框架,主要对案例事件中的风险感知、利益损失、不信任感和社会网络逐一进行要素分析,探究嘉善县地方政府在邻避项目推行中的治理策略;第六章为结论,结合前文总结嘉善县对于邻避冲突治理的成功经验,并对未来研究提出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