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遥小说中存在着一个抗争者形象系列,由马健强、高加林、孙少安和孙少平组成,是路遥小说中的核心人物,也集中体现了作家的理性思考和审美追求。研究单个抗争者形象的论文不少,但是,将抗争者综合起来作为一个系列来研究的却不多,并且缺乏全面、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阐释抗争者形象系列,并对路遥的小说做一点指瑕。抗争者的诞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是指随着时代列车的前进、经济政策的调整,陕北僻陋山村中一些受过教育的青年农民不安于现状而向既定的命运展开挑战;主观方面,得益于路遥在创作实践中对“城乡交叉地带”的敏锐发现与笔耕不辍。抗争者们有着共同的精神特质:具有聪慧的才智,不满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敢于向传统生活进行勇敢的挑战,勇于向既定的命运展开抗争,追求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但他们在抗争方式与作为文学形象达到的审美高度等方面又有着相当大的差异。高加林属于典型的个人奋斗者,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时为达到个人目的,以不择手段当作手段之一并作为武器,将做人应坚守的道德伦理底线抛诸脑后。而马健强和孙氏兄弟则在与苦难命运的抗争中展示了高尚的人格,具有道德完善倾向。抗争者们最终都无奈地返回了土地或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劳动实践中去。抗争者们作为与苦难命运抗争的平民英雄系列达到了一定的审美高度,但对其塑造的欠缺之处也是很明显的。抗争者们的爱情存在两种模式,温情的传统之爱与热烈的现代情爱。对抗争者爱情的描写体现了路遥保守的妇女观。路遥的文化心态由传统情感和现代理性两部分组成,抗争者形象系列表明,路遥的文化心态始终处于二者的平衡与倾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