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交往焦虑与社交网络上行社会比较、自尊、身体意象满意度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ran20039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逐步提高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社会对中职生的关注度也随之增加。不少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已不再只是技能的掌握,同时也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而现阶段的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开放与封闭的矛盾,一方面期望得到周遭的理解,希望他人同自己敞开心扉,但由于自尊心作祟,导致自身内心想法不愿被他人所知晓,于是出现了在人际交往中不愿与人主动交流、回避与人沟通的现象。这种交往焦虑使得他们更愿意花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对社交网络的使用之中,从而出现与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的可能性。本文以中职生社交网络中的心理模式与行为模式为出发点,研究中职生在社交网络中其交往焦虑、上行社会比较、自尊以及身体意象满意度的现状、特点以及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广大教育实践者提供有益参考。本研究对福建省某4所中职院校在校中职生发放问卷1500份进行调查,并得到有效问卷1335份,问卷有效率为89%。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和Process插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从而探讨了中职生交往焦虑对社交网络上行社会比较的影响,以及自尊与身体意象满意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并得到以下结论:(1)中职生交往焦虑水平在性别的人口学变量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交往联系人数量的社交网络使用变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2)中职生社交网络上行社会比较在性别、生源地以及年龄等人口学变量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社交网络使用频率、交往联系人数量以及好友重合度的社交网络使用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3)中职生自尊水平在性别人口学变量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在交往联系人的社交网络使用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4)中职生的身体意象满意度在性别人口学变量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在网络好友现实重合度的社交网络使用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5)中职生交往焦虑对社交网络上行社会比较存在正向预测作用;中职生的交往焦虑对自尊存在着正向预测作用;中职生的自尊对社交网络上行社会比较存在着正向预测作用。(6)中职生自尊在交往焦虑对社交网络上行社会比较的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中职生身体意象满意度能够调节交往焦虑与社交网络上行社会比较之间的直接关系;也同时调节交往焦虑与社交网络上行社会比较的间接关系。
其他文献
一套教材的优劣,不仅要看其整体框架的设置以及语言材料的选择,更要关注的应该是练习的编写。一部好的教材应该是一部精心编写的练习集。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练习的编写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文将从练习编排与设计的角度,对《博雅汉语》中高级阶段教材练习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教材练习编排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主要从练习内容和练习方式两个角度,对教材练习的题量和题型进行分析研究。练
中职生问题行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是重要的两个方面。其中负性生活事件、生命意义感与问题行为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已有研究证实负性生活事件会对问题行为产生影响,其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机制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果,却鲜有研究将三者结合探索。其中机制复杂却有利于我们提出有价值的教育启示,从而提升中职生身心健康水平。本文由此出发,探寻中职生负性生活事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并且进一步探讨生
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主要亚型,是阻碍学生学习的最大绊脚石。小学三年级是学习语文的转折点,是阅读障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这时候学生的主要任务从认字转为阅读,阅读的主要方式从出声朗读转变为无声默读。本研究通过编制《小学生视知觉和语素意识干预训练方案》对小学三年级阅读障碍儿童进行视知觉干预和语素意识干预,考察训练方案能否提高阅读障碍儿童的语素意识和默读流畅性,进而提高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此,本
本报告总结了笔者运用目的论指导翻译音乐教科书的一次实践。笔者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一份题材主要是有三方面的考虑。首先是笔者个人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并且具备了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储备。其次是,在笔者过往使用的音乐教材中,大多都是翻译自国外教材,翻译的教材中不时有出现一些别扭或难以理解的译文。如果自己来翻译或许便能够找到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第三是,将目的论的观点付诸实践从而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翻译作为
肖邦晚期所作的钢琴作品《#F大调船歌》(op.60),凝聚了作曲家敏锐而细腻的创作思维和丰富的人生感悟,犹如一幅色彩斑驳的油画。其中,多重承载的创作立意为作品打下较为厚重的情感基调,多性取向的主题构思和异色层叠的织体造型构成了作品多元的主色与配色,而流光溢彩的演奏艺术则使得作品的音响五彩纷呈且又具体可感。本文试图从绘画的视角出发,对该曲的创作背景、创作技法、演奏特征等方面进行探析,从而更进一步认识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这是党代会报告首次涉及企业家的相关论述,既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企业家对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肯定,也指明了当前的经济建设需要培育企业家激发企业家精神,以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但我国学术界中企业家人才政策的相关研究十分缺乏,大部分停留在定性的比较研究和建议,少有关于企业家人才政策效果和创新激励的定量研究,更遑论探讨政策如何激发企业
“北邙山”在诗歌中出现自东汉梁鸿《五噫歌》始。北邙山最初只是洛阳北一观览胜地。汉末魏晋时期,北邙山因其绝佳的风水而成为帝王将相的陵墓聚集区。“北邙山”在诗歌作品中的含义逐渐由实际地理含义引申为墓葬之所,进而成为死亡的代名词。隋唐以后,“北邙山”因其蕴含的生死主题,逐渐在文学作品中固化。论文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考察北邙山的名称、北邙山的文化内涵以及唐前诗歌中北邙山的含义演变。第二章分别对初、盛、
有研究表明,阅读是一种社会性的经验,儿童一般获得更多的理解和乐趣,都是基于有他人的陪伴互动,而父母的参与是孩子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亲子阅读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孩子一生学习的起点。鉴于此,研究家庭的亲子阅读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国内,目前的亲子阅读研究多关注于幼儿早期阶段,小学阶段的研究关注度相较之下显得薄弱。因此,本研究试图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小学阶段的亲子阅
学习投入是衡量初中生学习状态的重要指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资源的高度卷入。课堂公平感是学生在课堂情境中对教育过程或结果体验到的公正感受。由于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课堂上体验到的公平感会影响其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除传统的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之外,还存在着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从质性和量化研究两个角度考察初中生课堂公平感和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情绪智力在初中
语言是人类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类不仅使用语言来进行交际,同时也借助语言让文明的成果得以保存和传承。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对于人类文明之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汉语成语作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几乎是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因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山”作为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自然存在物,不论是作为栖息场所或者是生产资料的来源地,自古以来就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