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宫七味丸对实验性肝郁证大鼠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研究暖宫七味丸对实验性肝郁证大鼠行为、免疫指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进一步探寻蒙医“赫依”病与中医肝郁证的内在关系和蒙药治疗肝郁证的作用机制,为暖宫七味丸治疗赫依病提供药效学依据。  方法:  采用“套枷锁”法,用两块铝片制成类似枷锁形状的模具,套在大鼠颈部。模具影响大鼠日常理毛抓痒等动作,使大鼠“郁怒而不得发”。在不影响大鼠正常饮食、饮水的情况下,引起大鼠情志的变化,制造出肝郁证模型。造模大鼠戴模具21天。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西泮组、柴胡疏肝丸组及暖宫七味丸高、低剂量组,连续给药21天。在实验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行为和体重变化,并在具体的日期,根据糖水消耗实验,测量大鼠对奖赏的反应度。处死大鼠后,立即剥离脾脏、胸腺,用滤纸吸去附带的血液,称重,计算脾脏、胸腺指数(mg/g)。取血,3000rpm离心,分离血浆,用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浆IL-2。在给药第21天,大鼠体内抗凝,静脉注射0.2%肝素钠0.5ml/100g,取血,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最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1.一般观察以及体重变化:模型组大鼠造模21天后,与正常组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毛发枯黄,眼睛眯小,目赤,倦怠食少,体重明显减轻(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柴胡舒肝丸组可明显缓解大鼠上述症状,体重增加,具有非常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地西泮组、暖宫七味丸高、低剂量组同样可以增加大鼠体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暖宫七味丸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地西泮组,与柴胡舒肝丸组疗效相当。  2.对糖水消耗的影响:第1天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明显降低,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其他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差异(P>0.05),说明第1天各给药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无明显改变。第7天、14天、21天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糖水消耗量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对奖赏的反应性降低(p<0.01)。地西泮组、柴胡舒肝丸组、暖宫七味丸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且随着7天、14天、21天的时间推移,各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明显升高。  3.对免疫指标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IL-2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地西泮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无明显改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IL-2指标具有更明显改善作用(p<0.01)。柴胡疏肝丸组与模型组比较,胸腺指数、IL-2指标有明显改善(p<0.01),但对脾脏指数无明显改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暖宫七味丸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改善大鼠的胸腺、脾脏指数、以及IL-2指标(p<0.01),且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  4.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表明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已经产生血瘀证改变。与模型组相比,地西泮组、柴胡疏肝丸组、暖宫七味丸高、低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其中以柴胡疏肝丸组效果最为明显,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降低(p<0.01),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此外,暖宫七味丸高剂量组同样可明显改善大鼠的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p<0.01),对红细胞聚集指数也有明显改善(p<0.05),效果与柴胡疏肝丸组最为相近。  结论:  1.暖宫七味丸可明显改善肝郁证大鼠的情绪、日常行为以及保持大鼠正常体重。  2.暖宫七味丸可明显增加肝郁证大鼠的糖水消耗量。  3.暖宫七味丸可明显拮抗脾脏、胸腺重量减轻,维持免疫机能的正常。  4.暖宫七味丸可明显拮抗IL-2指数的降低趋势,维持IL-2的正常水平。  5.暖宫七味丸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改善肝郁证大鼠的血瘀状态,从而活血行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近端切除、远端缝合”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临床研究观察的40例高位肛瘘患者,均为西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
目的:  制定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系列标准的临床应用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应用性评价方法;编写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应用性调查问卷,完善针灸标准化体系及支撑体系的建
目的:对能够检索到的2010年12月以前有关针灸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的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传统针刺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