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訏,被昨天遗忘的作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d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看来,徐訏的小说,尤其是他留学前后的作品拟乎是在猜迹,这是因为他总是想竭力去沟通现实人生与艺术世界之间生死的桥梁,学识影响创作,毕竟哲学般的追求最纠缠着人了.由于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小说当中的寻梦情结与生命意识与非常明显.至于诗与徐訏,这同样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精神上徐訏追问世界的存在、个体的意义和无穷无尽的时空,形式上甚至把诗歌创作直接与他的小说创作"嫁接"在一起.徐訏还有一些诗歌,现在已经谱成合唱曲,从中可以继续感受到其音乐般的魅力.而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的发展在徐訏身上也有所体现,他的散文小品与曹聚仁、叶灵凤等人的文字一起,延续着古今传统,在香港起到了过渡作用.他还是一位喜剧的天才,成就了中国喜剧史上的机智喜剧,不过徐訏写的多是案头剧,1950年南迁香港之后,更因为没有观众,所以一直走在边缘地带.作为批评家的徐訏还着意抨击过仅以政治角度介入文学史编著的做法,强调自己是以非政治立场著述的,这深深影响了大陆以外的华人创作界.
其他文献
现代日语所使用的假名出现之前,日本人曾经借用汉字来记音,其代表即万叶假名.万叶假名的音假名主要借用汉语中古时期的读音,是研究汉语中古音的重要资料.该文主要采用共时的
巴什拉的梦想理论在现当代美学中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精神价值。科学认识论和想象哲学共同构成其梦想理论的哲学背景。在科学认识论中,“非连续性”和“瞬间直觉”思想直接
本文选取前人涉足较少的朱光潜早期文艺批评思想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将之放在现代文学批评史的视野里进行分析和阐发,揭示其内涵,凸现其特色,并对其在批评史上的贡献,做出自己的判断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传统美学在清末遭遇政统和道统脱离、传统习俗与传统道德脱离、文学与道德脱离三大现实困境,不得不走上一条转型发展之路。王国维是十九世纪末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