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从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发病机制入手,通过观察中药麦冬的有效成份麦冬多糖对NOD小鼠颌下腺病理、组织评分的作用,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观察麦冬多糖对SS模型小鼠颌下腺和血清Th1/Th2样细胞因子(IFN-γ、IL-10)、颌下腺水通道蛋白-5(AQP5)及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影响,探索麦冬多糖治疗SS的作用机理及治疗靶点。 方法: 实验动物选择8周龄雌性NOD小鼠45只及同龄C57BL/6小鼠9只,NO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羟氯喹组和麦冬多糖小中大剂量组等5组,以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麦冬多糖小、中、大剂量组分别予0.025g/kg/d、0.050g/kg/d、0.10g/kg/d麦冬多糖灌胃,羟氯喹组予0.1 g/kg/d羟氯喹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2天后小鼠眼眶处取血,离心后取小鼠血清,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IFN-γ与IL-10含量,并计算两者比值。脱颈椎法处死小鼠,消毒,分离摘除颌下腺,一侧颌下腺切片,HE染色,普通显微镜下观测,另一侧颌下腺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颌下腺AQP5含量,PCR检测IFN-γ、IL-10和VIP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1.颌下腺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颌下腺组织学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麦冬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和羟氯喹组组织学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血清IFN-γ、IL-10检测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血清IFN-γ与IL-10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羟氯喹组、麦冬多糖低剂量组血清IFN-γ的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麦冬多糖高、中剂量组血清IL-10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氯喹组、麦冬多糖高、中剂量组血清IFN-γ/IL-10比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麦冬多糖低剂量组IFN-γ/IL-10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Western blot检测颌下腺AQP5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颌下腺中AQP5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羟氯喹组以及麦冬多糖高中低剂量组颌下腺AQP5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 4.PCR检测颌下腺VIPmRNA和IFN-γ、 IL-10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颌下腺中VIP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麦冬多糖高中低剂量组颌下腺VIP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而羟氯喹组颌下腺中VIP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下腺中IFN-γ与IL-10 mRNA的表达与血清中IFN-γ与IL-10的含量变化一致。 结论: 1.麦冬多糖能够提高NOD小鼠颌下腺组织学评分,对小鼠颌下腺淋巴细胞的浸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改善颌下腺的病理损害。 2.麦冬多糖能够上调NOD小鼠颌下腺AQP5的表达水平及VIP mRNA的基因表达,促进Th2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同时降低IFN-γ和IL-10两者比值。 3.麦冬多糖可能通过降低IFN-γ的表达、上调IL-10的表达,降低IFN-γ和IL-10两者比值及上调VIP mRNA的表达,从而提高颌下腺中AQP5的表达达到保护NOD小鼠颌下腺的作用。羟氯喹也具有保护NOD小鼠颌下腺病理的作用,但其作用途径可能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