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TiO<,2>/MCM-41复合材料的构筑及表征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序介孔材料是孔径在2~50nm、孔道有序的材料,它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催化、能源与环境、生物技术等领域。传统有序介孔材料以纯化学试剂为硅铝源,合成成本高,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纳米TiO2的禁带宽度较大(锐钛矿型3.2eV、金红石型3.0eV),对太阳光的有效利用率低,同时合成过程中不易控制粒径且容易发生二次团聚,影响了它在光催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介孔材料的孔道结构为主体,通过组装纳米材料客体获得复合功能材料,可以同时改善主/客体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本论文利用天然膨润土与介孔相似的结构单元,合成了Al-MCM-41;同时以MCM-41为主体组装掺杂TiO2纳米颗粒,以控制TiO2的粒径,提高其可见光活性。   以天然膨润土为原料通过直接碱熔预处理,获得了Al-CM-41;同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获得合成Al-MCM-41的最优条件;该最优条件下制备的Al-MCM-41比表面积可高达1007.3m2·g-1,孔体积可达0.91cm3·g-1,孔径集中在3nm左右分布;并分析了Si/Al比对样品的结构、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Si/Al比在30~45之间时更易获得规则有序的Al-MCM-41。   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获得了高比表面积的ZnFe2O4-TiO2/MCM-41系列复合材料。本论文系统考察了ZnFe2O4掺杂量及MCM-41组装对TiO2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TiO2纳米颗粒存在于MCM-41孔道中,且主体材料的孔道结构保存良好。ZnFe2O4不仅可以抑制TiO2颗粒的生长,还可以促进TiO2向金红石相转变;MCM-41主体则有效抑制了TiO2颗粒的生长和晶相转变。随着ZnFe2O4掺杂量的增加,ZnFe2O4-TiO2/MCM-41复合材料的紫外吸收边规则红移。   通过溶胶-凝胶法获得了离子掺杂TiO2/MCM-41系列复合材料;同时考察了不同离子掺杂对样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成功进入了MCM-41的孔道中,TiO2晶粒尺寸得到了有效控制;Ag掺杂和Y掺杂对样品的紫外吸收边影响不明显,Ni掺杂使(Ni)TiO2/MCM-41的紫外吸收边蓝移,而Ce掺杂则明显使其吸收边红移至可见光区域;(Ag)TiO2/MCM-41,(Ni)TiO2/MCM-41中Ti均以+4价TiO2存在,Ag以单质形式在样品表面发生了富集,而Ni2+则成功的实现了对Ti的掺杂。
其他文献
「TSN」技术因其可将不同的通信协议在同一链路中传输的特点,在加速构建智能工厂化进程中广受关注,「CC-Link IE TSN」即是迅速对应了「TSN 」的工业网络.那么「TSN」为什么
期刊
0Cr15Ni5WMoVNb是一种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它具有良好的强韧性。本文首先通过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时效处理研究了时效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固溶处理后0Cr15N
学位
光折变星形聚合物一般是指将含有光折变效应所需要的不同组分的线形聚合物通过化学键的方式键接在同一个核上所形成的一类支化聚合物。本文首先合成了两个含咔唑和咔唑偶氮硝
有机金属框架(MOF)是由金属离子和配体通过配位键链接而组装的结晶性无机-有机杂化网状结构,由于其高度有序的框架所展现的永久的多孔性,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MOF材料具有很高
氧化锌( ZnO )作为一种直接带隙Ⅱ-Ⅵ族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为3.37 eV,具有较高的激子结合能( 60 meV ),是制备下一代短波长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器的最佳候选材料之一;并由于其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适应性,在气体传感器、光电子装置、场发射显示器、太阳能电池、微机电系统、生物医药和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而近年来,关于ZnO微/纳结构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
疫情当下,“无接触”春耕解锁了更多人的春耕新模式,那么你的动力机器首先需要一套合适的自动驾驶系统.“慧农(R)”作为合众思壮精准农业产品品牌,经过多年优秀的市场表现,成
期刊
硝基苯废水成分复杂,常含有大量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盐。基于此,本论文驯化、筛选耐盐硝基苯降解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研究其耐盐和降解硝基苯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其降解硝基苯代谢基因进行定位,并进一步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到部分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从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到2株耐盐硝基苯降解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G+C含量分析和16S rDNA分析分别鉴定为Streptom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