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结构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传统商业银行地位的下降,证券市场在金融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增强。证券市场的深化发展使得货币调控的微观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而,证券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问题引起了理论界与政策当局的关注。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只有短短十多年的发展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却异常惊人,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证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逐渐为政策当局所重视。论文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以我国货币政策的证券市场传导机制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结合的手法,集中研究了货币政策通过证券市场传导的途径、效应以及影响这些效应的原因,试图解答我国的货币政策证券市场传导渠道是否有效、畅通。本文沿着这个问题依次分析货币政策是如何作用于证券市场(证券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第一环节),进而如何通过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实体经济(证券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第二环节),这是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本文遵循理论、实证、政策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全文分7章:第一章导论部分,阐明本文的写作背景,相关文献、写作思路和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从证券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理论渊源着手,阐述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证券市场传导框架;借鉴国外成熟理论的分析方法,本文的实证部分将证券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主线分为两个环节分别进行。第三章是对第一环节的实证研究,通过一系列检验,得到了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有效作用证券市场资产价格的结论;第四章是对该传导渠道第二环节的实证分析,本文采用区域对比研究的方法,以消除区域金融二元结构特征对准确估计我国证券市场影响实体经济效率的干扰,得到的结论是该环节的传导比较低效;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我国证券市场传导货币政策低效的成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七章给予了总括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