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中国进一步稳固了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取得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位居世界第一、利用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稳居世界第二、以及对外投资实现13年连续增长等突出成绩。与此同时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经形成,“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局良好,中美、中欧投资协定交涉在稳步推进中,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大大提升了。2005年4月中澳自贸协定谈判正式启动,历时10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于2014年11月宣布实质性结束谈判。2015年6月17日中国同澳大利亚在堪培拉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澳自贸协定内容主要涉及货物、服务、投资等十几个领域。货物领域方面,在协定生效时双方各占出口贸易额85.4%的产品立即实现零关税。在减税过渡期后,澳大利亚最终实现了零关税的税目所占比例和贸易额所占比例将达到100%;中国实现零关税的税目所占比例和贸易额所占比例将分别达到96.8%和97%。所以很大程度上超过了一般自贸协定中90%的降税水平。协议的实施必将对两国之间的货物贸易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第一,文献研究法,根据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第二,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互补性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依存度指数等,对中澳两国多年的大量进出口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深入地讨论了中澳两国的货物贸易关系。进一步对中澳自贸区的货物贸易效应进行研究分析。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对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等做出相关说明。第二部分,介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即本文的第二章,其中主要讲关税同盟理论,具体从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分析,为后面的研究做了必要的铺垫。第三部分,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建立背景及中澳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即本文第三章。介绍了中国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背景,从两国贸易的总量、主要贸易商品构成等静态指标等不同角度对双方近年的大量原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中澳贸易其发展趋势及贸易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通过第四章和第五章分析了中澳自贸区货物贸易效应。第四章从理论分析角度分析中澳自贸区的建立产生的货物贸易效应。分析了中澳自贸区货物贸易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第五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分析中澳自贸区货物贸易效应,主要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依存度和贸易互补性指数,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查找和计算,对该自贸区产生的贸易效应分析。第五部分,促进中国货物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