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高危人群中鼻咽部EBV激活与吸烟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ojielinlinbojiebj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血清中EB病毒(EBV)IgA抗体滴度升高的人群有较高的罹患鼻咽癌(NPC)的风险,说明EBV在黏膜部位的激活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吸烟是导致鼻咽癌发生的环境风险因素,但目前尚未明确吸烟是否通过诱导鼻咽部黏膜的EBV激活从而引起鼻咽癌的发生。目的:阐明在以血清EBVVCA/IgA抗体滴度升高为特征的鼻咽癌高危人群中,吸烟的生活习惯与鼻咽部EBV激活之间的关系。方法:所研究人群为2006年广西省苍梧县由22816名适龄人群通过血清学检测筛选出的1045名血清EBVVCA/IgA抗体阳性的鼻咽癌高危人群队列,从2010年随访至今。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参与者吸烟状态、吸烟起始年龄、日吸烟量、持续吸烟时间、吸烟类型和累计吸烟总量共6个吸烟相关生活习惯特征的参数,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鼻咽部EBV病毒载量,通过免疫酶法检测血清EBV抗体水平,通过统计学分析吸烟与血清EBV抗体水平、鼻咽部EBV-DNA载量的关系。结果:鼻咽部EBV-DNA载量和血清EBV VCA/IgA抗体滴度与吸烟状态、吸烟起始年龄、日吸烟量、持续吸烟时间、吸烟类型和累计吸烟总量6个吸烟参数无相关性。结论:在鼻咽癌高危人群中,吸烟与鼻咽部EBV载量和血清EBV VCA/IgA抗体水平并不存在关联。吸烟导致的鼻咽癌发生,并非通过直接激活鼻咽部的EBV发生作用,而可能通过其他机制。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化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一日千里,很多领域都在传统与现代、信息化与人工智能化中完成了"新老交替",决策支持系统作为信息化数字时代的新兴管理制
在传统翻译观中,“忠实”一直被认为是最高标准,然而绝对的忠实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叛逆在翻译中普遍存在,在文学翻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文学翻译作为研究对象,在明确了创造性
写话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话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写话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语文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写话能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教育学生识美、爱美,从而去创造美,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
目的:探讨胃结核误诊原因.方法: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结核病例资料.结论:胃结核为罕见病,临床表现酷似胃溃疡或癌,X线检查无特异性,亦无特定的胃镜征象,在术前很难找到确
本文对气流法合成Mg3N2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气氛、氮化温度、升温方式等因素对镁粉氮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800℃条件下相对于氮气,镁粉与液氨反应更易制备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