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课堂上采用的策略是决定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策略是教学理论的升华和教学实践的产物。数学概念知识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并且与外部世界紧密相连。如果学生能够以联系化的思维方式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是思维的中心,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一系列由浅到深,由形象到抽象的层层递进的问题串,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考,突出了难点疑点的层次。另外,学生在使用问题串时,培养了学生提问的意识,帮助学生关联问题系统化,开放化,对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模式,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本课题以数学课程目标为指导,由课程改革理念的需求出发。课程改革注重过程与方法,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串引导,以概念图为工具的图式化的形式呈现数学思维的过程和知识的关联,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发生。研究发现,中外对于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抱有很大的热情,但与学科知识相联系的很少,本论文中将数学教学结合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与学理论基础,希望构建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模式,通过对《“问题串—概念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探讨该模式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该策略在数学教与学中的应用模式和策略方法等,并且通过测试研究,将该策略在实践中进行试行和评价。应用问题串—概念图教学策略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参考变式串,解题串,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拓展思维,对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有很大作用。本文首先对问题串,概念图等相关信息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综述,然后阐述其定义,并详细的介绍了问题串,概念图的相关知识,包括支撑本论文的理论基础,问题串设置的原则,概念图的类型,编制原则等。本文最主要的部分是策略的构建,分为在不同课型中和同课型不同环节中的策略构建,提出了问题串—概念图策略的教学模式并给出相应例子。从教学要求,内容,学生特点,现状要求等方面分析了该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对问题串—概念图教学策略进行初步实践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了解该策略的收获和问题,选择两个平行班进行对照试验,用真实的数据支持我的结论。还对个案进行分析,以家教学生为被试对象,利用成绩对比,思维方式的转变,学习方法的应用等各方面来研究该策略的效果与意义。试验结果表明,问题串—概念图能够激发学生思考,敢提问,善回答,清晰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学生头脑当中从整体上宏观的把握概念知识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问意识,提高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业成绩,认知水平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