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缅甸价值观外交及其转变(1988-2013)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Taurus_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研究缅甸问题的专家暂时没有全面梳理分析过美国对缅“价值观外交”的政策实施方式、前后转变及影响效果。本文当中的“价值观外交”是指一国领导人或民众以本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为主要诉求,通过政府首脑、部门特使、国会议会等制度载体,以及直接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白皮书、大众传播媒介、人道主义援助等文化载体,实施的具有强烈价值观色彩的对外政策或国际实践的外交行为。本文选取“价值观外交”视角,旨在通过研究美国特定任期政府的外交行为特点,从实证角度对比美国对缅甸的外交政策不同特点及其影响。本文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价值观外交”在美国对缅甸政策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奥巴马政府对缅“价值观外交”发生了何种转变?目前缅甸局势变化与这种外交政策因果关系如何?简言之就是要回答“价值观外交”从哪里来,如何变化以及到哪里去。本文认为1988年缅甸大选后,美缅关系直转急下,之后的二十年共遭遇了四次重大波折,导致美缅关系降至冰点。美国减少了在缅甸的注意力,体现了以经济制裁推动缅甸民主进程,高度关注“人权”问题,坚持附加政治条件的人道主义援助三大特点。本文赞同以下观点:美国始终关注民盟的诉求,限制了自身的行动能力,采取的政策没有反映着美国的目标,也不符合美国的真正战略利益。本文认为奥巴马政府对缅政策呈现出三大特点,即以政府及国家元首主导对缅“双轨外交”,双边互动强度及密度增大;人权问题不再是主导美缅关系的首要议题;美国也注重利用多边力量推动缅甸改革,持续对草根阶层进行价值渗透。其产生了三大政策效果:有效减轻孤立损失,美国公司及美国都能获取缅甸改革红利,此外,缅甸发展获外界支持,未来美国将联合盟友加快“拥抱”缅甸。本文认为外交政策侧重点的转换并不意味着美国减弱了对“价值观外交”的重视,他们从来都不放弃推广价值观,并更“务实地”在保证自身多重利益的同时,实现文化上的扩张。从长期而言,无论采取怎样的对缅政策(接触、孤立、制裁或“务实接触”),美国对缅甸的政策目标始终在于鼓励、支持和推进缅甸持续的民主化进程。美国政府清楚制裁不能给缅甸带来民主,援助和贸易也不能够为缅甸带来改革。只有对缅甸国内民众价值观的渗透,才能深刻影响缅甸漫长的改革之路,这需要东盟、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力量以及美国传统盟友更多地参与到缅甸社会建设中,并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我们应该理解“价值观外交”并非贬义或者可耻的外交方式,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进程中,大国的责任应当是推动、缩短这一进程,中国理应学习并善于运用“价值观外交”。
其他文献
本文以54只基金重仓股和193只开放式基金为研究对象,构造基金家族的竞争特征变量因子,运用截面时间序列回归法实证检验了基金家族的竞争对股票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所产生的影
近30年来,人类对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尤其是对大脑右半球功能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积极应用脑科学研究成果,开发右脑功能改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中应增加课堂
摘要:近年来,危机事件在中小学校园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中小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中小学校必须加强校园危机管理,以保证学校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进入
<正>这枚宝浙局当五十“咸丰重宝”在古玩摊上摆了很久,摊主要价80元,但无人问津。主要原因是做工不很精致,正面“丰”字有断笔,背面穿口偏左。出于某种机缘和好奇心,笔者花5
大采高综采技术具有回采工艺简单,资源回收率高,瓦斯治理难度小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我国山西、内蒙等矿区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大采高综采技术的日趋成熟,国内许
压缩天然气(Crushed Natural Gas,CNG)发动机因其低排放、低成本被广泛应用做代用燃料汽车动力总成。发动机电控技术通过精确控制进气流量、燃料喷射和点火,大幅提升发动机综合
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行业中的关键技术,对实现加工过程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插补技术作为数控加工的核心模块,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零件的加
本文致力于对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系统性的批判。作者认为,温特理论存在的结构主义倾向,导致了其著名命题“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无法得到合理的理论支撑。本文拟在回顾
随着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去年9月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亿从而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第二的国家。这种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汽车排放物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突发事件发生的频次也不断提高。网络舆论作为突发事件的必然性产物,对政府和社会均产生着重要影响。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实现网络舆情的合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