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外流对农户生活用能选择行为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_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地区劳动力外流现象日益普遍,农村的青年壮力进城或就地在非农行业务工,劳动力外流务工增加了农村家庭的家庭收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能源的供给,劳动力外流对家庭经济产生影响进而农户思想行为发生变化从而对生活用能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使用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生活能源消费调查问卷的相关调查数据,以西部地区陕西省为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Tobit回归及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劳动力外流对农户生活用能选择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1)劳动力外流影响着农户对生物质能源的选择行为。务工收入越高,农户更偏向选择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对生物质能源的消费比例减少,务工人数越多,生物质能源消费比例增加,劳动力负担人口数越多,农户更偏向使用传统生物质能源作为炊事能源。(2)劳动力外流影响着农户商品能源的选择行为。务工收入越高,农户在能源选择上更加偏向选择方便快捷且污染较小的清洁能源,能源的升级是从秸秆薪柴等的低质生物质能源向煤炭石油等商品能源再向液化气电力等高质商品能源的转化过程,当技术及各方面硬件设施完备之后最终向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转化,陕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落后状态,能源的升级优化处于较低端层次,总体而言,农户生活能源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商品能源消费为辅的状态。(3)其他因素对农户生活用能选择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农户生活消费的根本,实际调研发现经济状况越好的家庭消费水平较高且生活满意度更高,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与工作的行业类型也直接影响着农户消费,家庭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除此之外,地形风貌特征及经济文化差异在能源选择方面存在差异性。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分析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论述了面向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课程考核的必然性,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基于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课程考核改革新模式,探讨了考核新模式的构建
【正】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教育手段,培养受教育者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直接推动生产发展,提高工作效率的形式。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地联系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气候变化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实现全球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碳金融”一词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促进各国低碳减排和经济绿色
针对静强度分析难以准确模拟钢板弹簧后悬架板簧各片之间的动力接触问题,文章以某车型钢板弹簧后悬架为例,在起跳工况下,运用非线性动力学仿真模拟板簧在动载荷持续0.02s下的应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神经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MS的病因尚不清楚,同时病情反复、病程较长,因此需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