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穹顶结构施工成形理论及试验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30次 | 上传用户:cxw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穹顶结构是一种结构效率极高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以其新颖的结构造型、巧妙的构思、较轻的自重和快速的施工,一经问世就引起国际空间结构学术界、工程界的高度重视。国外已有10余座这样的结构建成,国内对该体系的研究虽然在理论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工程应用仍有距离,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对索穹顶结构施工成形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旨在为索穹顶结构在国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储备。作者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索穹顶结构的特点和优点,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工程应用以及尚需解决的问题。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基于Lagrange描述的两节点曲线索单元和两节点直线杆单元建立了索穹顶结构非线性混合有限元方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考虑索自重影响的简化分析方法,并基于ANSYS平台开发了索穹顶结构计算程序,若干算例验证了该程序正确可靠,具有较高的精度。针对索穹顶结构施工成形过程复杂多变的特点,提出了施工过程时变分析方法,基于Updated Lagrange列式建立了非线性时变方程,充分考虑了施工过程的时变效应。对索穹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内力和节点位移的时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必须将索穹顶结构分析和施工过程分析一体化考虑的结论。提出一种新的施工成形方法——分层顶升竖杆法,并与张拉斜索法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避免了节点发生较大的位移,降低了施工难度,是一种有效的施工方法,可供索穹顶结构施工采用。应用Monte Carlo方法分析了施工过程中支座加工误差和杆件制作误差等因素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给出实际施工误差控制的合理范围,并指出施工中应重点控制的对象。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提出了不均匀预应力水平的评价标准,为施工调试提供了指导准则,避免了施工调试的盲目性。应用瞬态动力学原理研究了索穹顶结构中局部构件破坏后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和结构的破坏形态。分析了索穹顶结构的失效机理,提出环向承力系统的概念,指出索穹顶结构失效的本质是源于环向承力系统的破坏。根据构件局部破坏后对结构的影响程度,将各构件划分了不同的安全等级,对结构设计、施工以及建后维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直径为6 m的索穹顶结构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模拟了分层顶升竖杆成形方法的施工全过程,并进行了构件破坏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分析理论的正确性和成形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工作为索穹顶结构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索穹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均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及区分假性心梗样改变与心肌梗死 .方法 结合文献 ,对 41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脑心综合征发生率
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的整合,为美术课程教育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审美体验。该文以陕南地区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为研究对象,旨在以陕南小学
介绍了曲轴强度研究的几种简化模型,着重分析讨论了有限元技术在曲轴强度研究中的应用,提出规范化曲轴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论点;论述了提高曲轴疲劳寿命的3种途径,指出进行曲轴
为了满足美国宇航局的对流层发射光谱仪的严格的性能要求,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已研制了若干HgCdTe红外光电探测器列阵.这些探测器列阵为双层平面异质结构型,但它们与常规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