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也是改善我国人民生活的基本途径和基本前提。中国的人口占居世界第一,解决就业问题在中国成为了一个相当艰巨和繁重的任务。我国目前的劳动了供应已经到了历史的高峰,每年的新增就业人口多达1800万之多,近几年新增的岗位数大概在800万左右,这致使我国的自由职业者和失业率的人数不断上升。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变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开始面对很大的压力。高校就业管理模式、专业设置的不合理,社会用人的不公正,人事、户籍制度的尚未完全改革,加上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期望值过高、困难群体和诚信危机等情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近几年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立场、观点遵循历史和逻辑的相统一原则进行论述。首先,作者导论提出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论题的选题的背景,其强调了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将其归纳了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人才高地的建构和人才战略的实施,有利于高等教育、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的乃至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之后,大概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就业的研究动态。其次,介绍了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演变及发展及其相关职能并深入论述了就业理论的研究概述:一是,西方就业理论的研究成果,包括货币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供给学派的理论;二是,马克思的就业理论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在完成梳理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相关理论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笔者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我国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服务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这就包涵了对于就业政策的历史追溯,对于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我国政府人才机构目前为大学生就业所提供的就业服务的整体概括和特点分析。再次,探讨了政府人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中所面临的难题及问题,并由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和对策。在探讨对策中,本文将重心放在了政府行为的积极作为和就业制度的有效改进方面。最后,通过对于咸阳市人才交流中心作为个案研究,分析了其在就业服务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期望能够其能够在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方面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