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实业家的道教信仰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en115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其典型的多神崇拜具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道教发展至近代,出现了显著的变化(非出家制的道徒修行、董事会或理事会管理制度、道教慈善组织规模化)。在家俗居的道坛弟子在皈依道教的同时,依旧保有了他们既有的宗教信仰。作为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主体之一的近代商人群体(从事实业活动者几乎都称商人),他们所受道教的影响以及由此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无论这些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颇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在收集大量的资料基础上,从考察当时的社会环境入手,分析了近代道教发展的大势以及实业家的道教信仰缘由,深入探讨了道教伦理对实业家产生的影响以及实业家对近代道教发展所起的作用。同时从郑观应的道教信仰出发,对郑观应的求道济世思想进行详细分析和客观评价。
其他文献
达波拉杰(冈波巴)是达波噶举派的开山鼻祖,他将噶当派“道次第”教法和上师米拉日巴的“大手印教法”彼此融会贯通,开创出自己独具特色的“俱生和合”大手印教法。本文以论述达波
散文是“美文”,更是语言的艺术。散文的语言美是多种多样、富有个性的。有柔婉清新的美,如冰心的散文;有亮丽俊俏的美,如朱自清的散文;有文白杂糅的美,如俞平伯的散文;有铺张华丽的
本文以闽浙马仙信仰传说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置在两地历史与人文社会的大背景下,结合历史文献学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主要探讨该信仰传说的在地化现象。马仙信仰肇始于唐宋
本文以广西宜州市下林村“社日”为例,运用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下林村“社日”仪式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弥补民俗学领域对壮族民间“社日”仪式文化研究的不足,在此基
民间美术以艺术形态表达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用来美化自己生活物品及环境的需要,是一种精神与艺术的互补。“生殖崇拜”从古至今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文化观念,对生殖的原
艾儒略是晚明在华意大利籍耶稣会传教士,出版中文书籍二十余种。其中,明崇祯八年(1635年)出版的《天主降生出像经解》是中国第一部以一系列图像阐释基督教义理的书籍。这本著
东南亚的华人研究一直是海外华人研究的热点,但是学界一直比较缺乏对一个东南亚国家的华人研究,那就是缅甸。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缅甸一直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如今缅甸逐步
<正>4月1日,在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KAWS的作品《THE KAWS ALBUM》拍出了1.116亿港元的高价,引发世人广泛争议。年轻的潮流艺术成为市场的焦点,也引发了"千禧一代"藏家影
伴随着我国经济技术以及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基础建设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作为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水利
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成功往往就藏在不远的前方。只要再坚持一点点,前方就是光明。许多人都明白这些道理,但就是在即将成功前的一刹那间失去了自信,放弃了信念。于是,等待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