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噻呋钠脂质体的制备及物理性和安全性评价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cccc3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将头孢噻呋钠包封于脂质体内,以期提高药物靶向性,延长有效血药浓度时间,减少药物用量,提高治疗效果。在本试验中,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含药量为1%的头孢噻呋钠脂质体,对头孢噻呋钠脂质体进行物理性评价,并通过肌肉和静脉注射头孢噻呋钠脂质体进行动物刺激性和体外溶血性试验,对头孢噻呋钠脂质体的临床应用进行初步评价。建立了葡聚糖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头孢噻呋钠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可行,能准确测定头孢噻呋钠的含量,避免干扰。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在1~30g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40598X-1085(r=0.999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在0.05~0.64、0.09~0.58%之间。回收率在99.40~100.46%之间,RSD小于1.0%。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选用逆相蒸发法制备头孢噻呋钠脂质体,研究类脂比、药脂比和有机相水相比等因素对头孢噻呋钠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法优选出制备头孢噻呋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处方:蛋黄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2:1;头孢噻呋钠与脂质质量比为1:8;无机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1:3。头孢噻呋钠脂质体的pH为6.46±0.06,制备温度为25℃,其包封率为57.16±0.67%,工艺稳定,重现性好。头孢噻呋钠脂质体的质量评价:肉眼观察为淡黄色、无沉淀、无杂质,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外观形态,脂质体外观圆整、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型。高温可以造成脂质体的不可恢复性破坏,脂质体很快变黄,且出现浑浊沉淀。脂质体在4℃条件下90d时有分层现象发生,但轻轻振摇即可恢复到原始状态。对头孢噻呋钠脂质体的安全性评价,通过溶血性实验发现,头孢噻呋钠脂质体在动物体内用药是安全的,没有溶血现象的发生。肌肉刺激性试验和血管刺激性试验表明,头孢噻呋钠脂质体无明显刺激性,可以进行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教学导入的目的就是通过鼓励学生,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语文教学导入是重要的教学艺术,能使教学变得有滋有味,促进教学效果提高。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导入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导入 原则 方法    语文教学导入的目的就是通过鼓励学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启发和引导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老师精心设计语文教学导入环节,可以起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且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通向成功的“桥梁”。学习方法的先决条件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是徒劳无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曾明确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小说、诗歌单
摘 要: 本文主要综述了在实施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过程中教师应作的六个方面的转变。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教学 转变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浪潮早已滚滚而来,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已经感受到它的震撼和气势,必须有新姿态、新做法。语文教师要想适应新课改,应作多方面的转变。  1.角色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只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师道尊严把教师刻画成了不苟言笑的呆板形象,使学生敬而远之。这种隔阂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而学生互动则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课堂主要是由教师主宰的世界。在教学方法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充斥着语文教坛。即使有的老师开始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诱导,也只不过是打着启发式、讨论式招牌的“问答法”在课堂中无限制地膨胀,在课堂上,一问一答,热热闹闹,一连串毫无启发性的提问,把学生向老师事先设计好的结论上赶。试想这一堂堂课下来,究竟给了学生什么知识和能力
摘 要: 中国的“文革”小说和西方的哥特式小说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但在诸多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契合点和相通之处。这种相似主要表现在:小说中人物的恐惧、压抑等心理,暴力凶杀的极端行为,用死亡解救灵魂,以及审美和崇高的主题升华。  关键词: “文革” 哥特式 小说 契合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文革”,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一定的社会心理相联系。以这一时期为背景的小说反映当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主要在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积极地探索语文的奥秘。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场景。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如a下的体会。  一、创设美的教学情境,催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创新是人的情感与智慧交融的结晶,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美,可以培养学生的审
摘 要: 教师在积极参与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形似而神不似的形式化、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变自主为自流,不能驾驭课堂,过多使用多媒体。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新倾向 新问题     现在学校里最流行的词是新课程,常可听到:“你用新课程讲课了吗?”好像在赶时髦似的。事实上,新课程是当前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的必然。现在社会最需要的是具有开拓创新思想
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存在着重视阅读训练而忽视写作指导的倾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看重“阅读”与“写作”的课型区分,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割裂开来。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把写作文当作一件苦差事,不会从阅读中“吸取”,从写作中“倾吐”,使写作与阅读脱钩,从而导致写作学习陷入了困境。于是,就产生了学生看到作文题目搜肠刮肚、无话可写,教师硬着头皮精批细改,文章千人一面的现象。  《小学语
β-防御素属抗菌肽,因具有广谱抗微生物和免疫增强作用以及对病原微生物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而成为当前生物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为探讨鸡β-防御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