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19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复杂严峻。所以,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大学生人数的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就业市场呈现饱和状态。加之,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使大学毕业生感到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职业决策困难的典型表现,例如面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感到很迷茫,无法做出抉择,甚至出现焦虑情绪。所以,在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进行干预之前,研究者需要对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本研究以大庆师范学院的349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测量法,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来了解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在家庭教养方式、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职业决策困难变量上的差异,同时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父母、大学生和高校职业心理辅导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家庭教养方式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拒绝”维度上的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维度上的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职业决策困难在学科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信息探索困难”和“冲突矛盾”维度上的得分文科生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2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决策困难呈负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与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呈显著正相关,职业决策困难各维度与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拒绝”和“过度保护”呈显著正相关。3家庭教养方式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职业决策困难的有效预测因子。4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家庭教养方式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