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方式,评估其对改善脊髓损伤伴瘫痪康复患者的焦虑情绪、负性自动思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的66例脊髓损伤伴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因对照组1例中途退出,分为对照组32例、干预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系统,分为三部分:一般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治疗性沟通,两组在干预前、(一般为6-8次)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动思维问卷(ATQ)、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康复训练依从性问卷进行评价。结果1.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自动思维问卷比较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自动思维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接受治疗性沟通后,其焦虑自评量表、自动思维问卷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依从性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干预有效程度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接受治疗性沟通后,其焦虑自评量表、自动思维问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依从性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更明显,干预组焦虑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脊髓损伤伴瘫痪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康复训练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2.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方式作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以及可客观评价的干预方式,可以帮助患者适应环境和接受现状,调节情绪,学会有效的与他人相处,从而改善了脊髓损伤伴瘫痪患者的心理状态。3.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方式通过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脊髓损伤伴瘫痪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