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有机方法论视野下的中小学学校效能改进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教育管理实践领域对管理效能的重视,以及西方的学校效能引入,学校效能研究在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中也逐渐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把学校效能的问题放在教育管理的核心地位。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和理论分析法在前人对学校效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整体有机理论为指导,一方面,强调学校内部效能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互动及各要素间的协调。另一方面,当学校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学校会保持其整体协调和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变革,使学校效能各要素发生灵活的调节,以整体的形式适应环境变化,从而使学校效能达到最大化。学校视为一个不断建设性的教育系统,应该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整体有机方法论的指导下构建出学校效能陀螺模型,强调学校效能改进是将其影响因素放大其组合功能的系统资源整合过程。学校效能改进强调的是学校整体的转变,考虑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联系及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实现多角度、多层面的功效整合。学校效能更侧重从学校内部整体优化的角度来观察和评价学校的实施情况。本研究根据构建的学校效能陀螺模型,结合影响学校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小学学校在效能改进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育目标功利化,共享愿景难达成。第二,学校发展模式陈旧,整体规划不足。第三,学校管理内部要素建构不足,难以提高整体效能。第四,过度彰显工具价值与忽视教育增值。第五,评价方式与标准依然比较传统,限制个性发展。笔者依据整体有机理论和学校效能理论,针对当前中小学学校效能改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首先,树立有机整体效能观,构建共享愿景。其次,创新育人模式,做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第三,整合学校管理各要素的效能,力求形成管理合力。第四,倡导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鼓励生成与创新。最后,实施有机整合的创造性激发策略,实现教育的持续增值。
其他文献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给人们带来了经济利益,但由于我国主要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
为保证北京某新建地铁风道工程近接施工安全,借助FLAC3D软件对该风道CRD工法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计算模型为地层结构模型,土体材料模型采用摩尔-库仑准则。结果表明
边坡失稳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在详细的地质调查、分析基础上,对枇杷园边坡的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利用Adina软件对边坡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边坡的应力分布,根据强度折减法理论
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广大农民脱贫致富、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文分析了目前城镇化过程的现状和意义,建议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
目的探究美罗培南合并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内科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性肺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的患
利用Lee-Kesler方程和一维等熵流动假设,求解了通常的天然气在不同成分、温度和压力下的文题临界流动函数C的值,此值与ISO9300对应数据非常接近。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很多人说,我们天天不都在读书吗?天天都在看教科书、教辅书。但是,这些并不是我的阅读观所提倡的真正意义上的书,这些书相当于母亲的乳水,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很安全又容易吸收。但如果一个孩子终生都吃母乳,我相信他肯定是一个发育不良的孩子。每个孩子在两三岁之后就要开始自主进食,甚至更早。  学校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通过最有效率的课堂教育方式,将人类的知识高度集
报纸
<正>当下,一些企业因亏损等停工停产时,随意削减员工工资,有的甚至连基本生活保障费也不给,还以为"不劳不酬"是当然的。熟不知即使停工停产,放假职工的诸多利益同样受法律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