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蓬勃发展的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包括政治参与在内的中国公民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目前中国现有政治参与机制仍处于探索和建设阶段,所以网络政治参与,一方面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和思索,另一方面关于其利弊得失和引导、规范也众说纷纭。“网络对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对网络政治参与进行引导与规范?”这是力图探究的中心问题。从理论上看,“政治参与”并不是一个有充分共识的概念。本文借助中外学者的相关讨论,确定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网络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网络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活动或政府决策的政治行为。并强调了网络政治参与的高效性、虚拟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征,网络政治参与的种种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政治参与中的不足,给发展处于“瓶颈”阶段的中国政治参与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对我国目前网络政治参与的作用进行了细致阐述。网络政治参与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政治信息,推进了直接民主,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网络政治参与创新了政府管理组织、创新了政府管理理念、创新了政府管理方式,有利于政府管理创新。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政治参与途径,加大了监督力度,有利于廉政建设,促进了政治稳定。但是,不可忽视网络政治参与的消极作用,由于受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个人偏好的影响可能导致更大的不平等。信息的无限性和人们接受能力的有限性的矛盾可能造成非理性参与。网络有可能危害执政安全。最后从政府和公民的两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引导和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从政府方面来说:政府应加快技术开发,公开更多信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网上职能;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重视网络的普及,逐步扩大参与主体;主动借鉴他国经验,加快网络立法进程,规范网络秩序。从公民方面来讲:自觉培养公民意识,积极有效的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加强学习,提升公民政治素质,进而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能力;严格自律,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网络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