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镁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流变成形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j1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其他金属结构材料相比,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减振性、电磁屏蔽和抗辐射能力强,易切削加工等一系列优点,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前景。复合材料的制备可分为外加复合法和原位生成法,与外加复合法相比,原位自生镁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在基体内反应生成,具有尺寸小、界面洁净无污染、热稳定性好、与基体相容性好及制备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提高强度、硬度的同时,却降低了塑性,不利于复合材料的二次塑性加工,而传统铸造又易产生氧化夹渣、缩孔缩松等缺陷,半固态成形技术和理论不断成熟与发展,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形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采用原位自生法制备了Mg2Si/AM60镁基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半固态流变成形研究。主要研究研究内容和获得的成果如下: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探讨了原位生成Mg2Si的机制,建立了体系原位生成Mg2Si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得出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为:体系温度、结晶Si颗粒的大小以及扩散中间层的厚度。研究了不同结晶Si含量对原位自生Mg2Si/AM60镁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结晶Si的最佳加入量,深入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发现增强相Mg2Si以中国汉字状、板块状及树枝状的形态存在于基体中。研究了合金元素对Mg2Si增强相的形态和分布及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发现加入合金元素后中国汉字状的增强相转变为颗粒状,并均匀地分布于合金当中,且合金元素的加入量有一个最佳值。采用机械搅拌的方法,制备了Mg2Si/AM60镁基复合材料半固态组织坯料,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如:剪切温度,剪切时间和剪切速率)对该复合材料半固态组织的影响规律,从理论和工艺上分析探讨了该复合材料晶粒球化细化的机制,发现机械搅拌可以抑制枝晶的生长,减小游离晶的长度,促进型壁晶的游离,并根据M-S理论,分析发现机械搅拌利于晶粒的球化。测定了半固态Mg2Si/AM60镁基复合材料的稳态表观粘度,揭示了不同工艺参数(如:Mg2Si的体积分数、剪切温度、剪切时间和剪切速率)对半固态Mg2Si/AM60镁基复合材料的稳态表观粘度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半固态Mg2Si/AM60镁基复合材料的流变模型。在计算机模拟软件二次开发的平台上,将上述建立的稳态表观粘度模型嵌入模拟软件,成功地模拟了Mg2Si/AM60镁基复合材料圆盘件的半固态流变成形的充型凝固过程,并对可能出现的铸造缺陷进行了预测,为流变压铸工艺提供了理论指导。进行了该复合材料的流变压铸试验,分析了铸件的微观组织特征。与液态压铸相比,半固态流变压铸可改善铸件的微观组织。
其他文献
<正> 蚕豆种质资源是蚕豆育种工作的主要物质基础。为了搞好我省的蚕豆育种工作,促进蚕豆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我们对近几年征集、引进的682份省内外、国内外的蚕豆种质资源
上甲位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的宝圩乡,是中越边境线上的一个由两个行政村组成的传统社区,因民国时期曾在此设“上甲”五村而得名。上甲的居民多为农姓,是自称为“布侬”的壮族
近年来,人们对于清洁生活方式的追求,降低涂料中有机组分排放的呼声,大大推动了水性聚氨酯等水性树脂的发展。水性聚氨酯除了无毒、不燃、无污染方面的优点外,还具有可以与溶
技术分析指运用证券的价格、成交量等历史信息预测证券价格未来走势的投资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最早源于美国的道氏理论,经过一百多年的应用,已经与基本分析共同组成金融市
针对顾桥煤矿1117(1)工作面在巨厚松散层下开采,瓦斯治理采用地面瓦斯钻井抽采的特点,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计算机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对厚松散层下开采覆
第一部分:兔自体和异体髌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移植物Ⅲ型胶原表达与生物力学的变化目的研究兔自体和异体髌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移植物中Ⅲ型胶原表达和生物力学性
《音乐的文化研究》是一本论文集,它所收录的最新论文将用做音乐与文化的基础教材。随着音乐日益与具体文化的关联,它不仅由民族音乐学家来研究,同样由传统音乐学家来研究。
民事行为能力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制度,本文旨在剖析我国现行制度的立法缺陷,并提出完善的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三章,第1章为概述,指出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进行法律行为的资格,民
<正> 半自动洗衣机介于普通洗衣机和具备脱水功能的全自动洗衣机之间。按照IEC的定义(出版物456附录A—洗衣机自动等级),该型式洗衣机能够自动完成洗涤和漂洗的全过程,而结构
目前在测量不变性研究中有三种主要的方法:MCFA法、IRT-LR法和DFIT法。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三种测量不变性检验方法的差异。以模拟研究和实际数据研究比较MCFA法、IRT-LR法和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