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研究TNF-α重组溶瘤腺病毒(PPE3-F35-TNF-α)在体外对胃恶性肿瘤细胞存活影响、被感染细胞的死亡方式,并通过对其感染细胞后病毒自身的表达方式来对人类的正常细胞和癌细胞进行相关的研究。 方法: 首先对TNF-α重组溶瘤腺病毒进行细胞扩增,然后将其分离;对其繁殖能力和滴度进行测试,最后透过显微镜观察分离后的细胞的表达方式。运用MTT对重组后的病毒进行杀伤情况的检验,并对其进行凋亡检测,最后形成一定的表达量,通过对表达量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来达到实验目的。 结果: 1、腺病毒体外繁殖能力的测定:通过对溶瘤腺病毒进行感染后,静置48小时,随后用显微镜观察其表达形式的变化,可以发现细胞本身的形态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分别感染了两种病菌的细胞都有了EGFP表达。将细胞进行感染后第八天,对细胞进行取样再次对其进行感染,发现感染病毒的细胞仍有EGFP表达。通过上述实验的测定,我们能够发现,SGC-7901l细胞感染的程度受到裂液的不同感染程度也不同,其中受到PPE3-F35-TNF-α的裂解液感染后的病毒滴度要高一些。 2、溶瘤病毒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取得了受到不同病毒感染的肿瘤细胞,他们之间的滴度不同。除此之外,也选取没有受到感染的细胞,同时来进行细胞活力的测定。我们运用MTT法进行测定,发现PPE3-F35-TNF-α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当病毒的浓度较高时,其杀伤的作用也较大。通过对感染天数不同的细胞进行测定,发现其杀伤的危害随着时间的长短变化不同而不同,一般是对感染时间较长的细胞的杀伤作用会更大一些。 3、凋亡检测:分别用MOI值为10的PPE3-F35-TNF-α及AD/CMV-EGFP感染SGC-7901细胞48小时后用Annexin-V/PI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进行凋亡检测,通过实验我们能够看到受到感染的细胞的凋亡处理更明显,细胞计数后的结果显示:PBS组、AD/CMV-EGFP组、PPE3-F35-TNF-α组的凋亡率为分别为1.44±0.15%、1.75±0.47%、10.75±1.24%(P<0.01)。 4、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TNF-α的表达量:PPE3-F35-TNF-α感染SGC-7901细胞株后大量表达TNF-α为1463.44±53.47pg/ml;AD/CMV-EGFP组感染后TNF-α的表达量分别为16.06±1.52pg/ml(P<0.05),对正常细胞均无明显表达。 结论: 1、PPE3-F35-TNF-α能在病毒滴度中进行存活,并且能够在肿瘤细胞中不断的复制和新生。 2、TNF-α重组溶瘤腺病毒并不能对所有的细胞都有杀伤作用,其主要作用于某部分肿瘤细胞。 3、细胞的凋亡途径是TNF-α重组溶瘤病毒杀伤机制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