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辨证治疗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g1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上蔡县艾滋病相关性痒疹患者两种常见证型(脾虚湿蕴型和血虚风燥型)的中医辨证治疗,评价中医药对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试验方法。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中央随机化系统进行受试者随机化,根据系统给出的药物编号给予受试者相应的药物。本研究共入组病例60例,其中试验组39例,对照组21例。试验组在外用治疗药物(糠酸莫米松霜)的基础上通过辨证给予除湿胃苓汤颗粒剂或自拟养血润肤汤颗粒剂。对照组在外用治疗药物(糠酸莫米松霜)的基础上给与抗组氨药物(氯雷他定)和维生素C治疗。疗程4周,建立SPSS数据库,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皮疹面积、瘙痒程度及生存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症状体征等临床疗效变化,并评价试验药物的安全性。   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6%,治愈率6.4%,显效率为30.1%,有效率为46.1%。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9.6%,治愈率0%,显效率为16.6%,有效率为 63%。两组之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无意义。试验组有较好的止痒效果(P<0.05),在改善皮损严重程度和皮疹面积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无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方面,两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大致相当。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试验期间均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结论:1.中药辨证治疗艾滋病相关性痒疹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其总体疗效与抗组胺药物大致相当;   2.中药辨证施治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优于对照组药物;   3.中药辨证治疗艾滋病相关性痒疹安全性高,未见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1.探讨河南省平顶山地区煤矿工人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并与现有高血压病中医证型比较,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证型,并做探讨。  2.探讨平
  目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普遍认为 ITP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病理免疫使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及血小板释放障碍。近年来,研究发现转录因子G ATA-1对
  目的:中风病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它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偏瘫,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本论文通过前瞻性研究,评价通络解痉汤
  目的:在血管内皮抑制素抑制血管新生的条件下,研究补阳还五汤作用于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Ischemia-Reperfusion ,I/R)大鼠,通过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对湿热内蕴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提供优化方案。方法:选择66例符合标准的肥胖2型糖尿病(湿热内蕴型)患者,运用随机
  目的:本项研究旨在观察自拟方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选取肛门湿疹患者 60 例,均为河南省中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随机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 HIV/AIDS 肺脾气虚证及健康人尿液进行代谢组学检测。通过样本分析比较艾滋病肺脾气虚证与健康人在代谢产物成分上的差异性和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丹参酮ⅡA 对新生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组织中 Bcl-2、Caspase-3 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探讨以丹参酮ⅡA 为代表的活血化瘀中药制剂改善 PVL 相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