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上蔡县艾滋病相关性痒疹患者两种常见证型(脾虚湿蕴型和血虚风燥型)的中医辨证治疗,评价中医药对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试验方法。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中央随机化系统进行受试者随机化,根据系统给出的药物编号给予受试者相应的药物。本研究共入组病例60例,其中试验组39例,对照组21例。试验组在外用治疗药物(糠酸莫米松霜)的基础上通过辨证给予除湿胃苓汤颗粒剂或自拟养血润肤汤颗粒剂。对照组在外用治疗药物(糠酸莫米松霜)的基础上给与抗组氨药物(氯雷他定)和维生素C治疗。疗程4周,建立SPSS数据库,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皮疹面积、瘙痒程度及生存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症状体征等临床疗效变化,并评价试验药物的安全性。 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6%,治愈率6.4%,显效率为30.1%,有效率为46.1%。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9.6%,治愈率0%,显效率为16.6%,有效率为 63%。两组之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无意义。试验组有较好的止痒效果(P<0.05),在改善皮损严重程度和皮疹面积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无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方面,两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大致相当。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试验期间均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结论:1.中药辨证治疗艾滋病相关性痒疹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其总体疗效与抗组胺药物大致相当; 2.中药辨证施治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优于对照组药物; 3.中药辨证治疗艾滋病相关性痒疹安全性高,未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