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球人口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国际社会保障领域一个重要议题。中国在2000年左右便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占比越来越大,抚养老年人口的压力也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而日益增大。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特别是在中国部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背景下,如何扩宽养老基金投资渠道,确保养老基金保值增值成为国民关心的一大重要议题。
国外养老金资产广泛配置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基金、不动产、私募股权、基础设施等,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成为养老基金关注的一个焦点,而绿色基础设施又成为大型养老基金投资的新动向。近年来,绿色基础设施之所以受到大型养老基金的偏爱主要是因为两者的匹配度较高。首先,绿色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与养老基金资产规模大、负债期限长的特征高度契合,并且养老基金能够为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成为绿色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稳定来源;其次,由于绿色基础设施资产缺乏流动性,价值波动幅度小,并且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强调的是产生的收入而不是寻求资产增值,具有天然的通胀保护功能,有利于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再者,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可分散养老基金的投资风险,经实证研究非上市的基础设施资产与其他传统金融资产的相关程度低,同时还可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与养老基金的负债期限结构匹配;最后,绿色基础设施具有自然垄断属性和环境的正外部性,由于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具有规模经济特征,进入门槛高,有一定的自然垄断属性,进而能够大大降低养老基金的投资风险。另外,养老基金参与绿色基础设施投资还能发挥养老基金的多重功效增进环境福祉,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缓和日益恶化的气候环境,改善未来老年人口的居住环境。
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列入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它与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密切相关。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需要大规模投资绿色基础设施,并且政府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中国具备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的客观条件。文章在介绍绿色基础设施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的策略与风险控制措施,为中国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提供有效的建议,以解决养老基金“保值增值难”的困境,提高养老基金持续盈利能力。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主要观点包括:
第一章为绪论,明确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整理了与绿色基础设施投资的相关文献,阐述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拟采用的方法、主要内容以及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具有自然垄断属性、价值波动幅度小、抗通胀、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和环境的正外部性等特点,并阐述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多重功效,不仅能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并且在促进金融结构创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全球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三章从再生能源、电力传输和能源效率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现状,分析了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的动因,具体包括养老基金投资的资产组合理论、投资基础设施的高回报动因、养老基金投资的可持续性动因、养老基金的社会责任投资动因以及养老基金的负债特征与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期限具有高度契合性。
第四章在PGGM、APT、PensionDanmark、CalPERS等养老基金投资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可采用的投资策略并对各种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投资主题与路径选择、投资市场与投资工具选择上不同养老基金各有倾向,而直接与间接投资、集中与分散投资、积极与消极投资各有利弊,并且各种策略的选择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第五章论述了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所面临的宏观政策风险、特有风险、融资风险,提出了国家进行绿色基础设施投资规划,引导私人资本积极参与投资;政府提供明确稳定政策支持,完善相关监管条款;加深公私部门合营,提供多样化的项目参与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与数据收集,出具标准的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报告;促进金融创新,提供更加丰富的融资工具等风险控制措施。
第六章对PGGM投资Walney岛离岸风发电场以及PensionDanmark投资J(a)dra(a)s项目两个案例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养老基金参与项目投资的背景、项目的融资安排、风险管理以及战略投资举措等。
第七章介绍了中国养老基金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与现状,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策略。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于养老基金的投资对象,选择了能够增进养老基金持续盈利能力和社会责任的绿色基础设施。这个选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目前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较新的领域。第二,对PGGM投资Walney岛离岸风发电场以及PensionDanmark投资J(a)dra(a)s项目两个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得出了三个重要结论,即公共部门的政策支持为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灵活的融资安排解决了绿色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缺口,长期购买协议和凭证交易市场为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收益保障。第三,基于中国的政策发展动向及当前的投资环境,提出了中国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的可行性,根据国际投资经验和风险控制措施,提出了适合中国养老基金进行绿色基础设施投资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策略。
文章虽有一定的理论和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但仍有一些缺陷。鉴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时间跨度有限,难以获得充足的数据,因此文章以定性分析为主,佐之少量数据;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对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策略认识不够全面,所提的建议可能考虑欠周全,在后续研究中有待加强。
国外养老金资产广泛配置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基金、不动产、私募股权、基础设施等,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成为养老基金关注的一个焦点,而绿色基础设施又成为大型养老基金投资的新动向。近年来,绿色基础设施之所以受到大型养老基金的偏爱主要是因为两者的匹配度较高。首先,绿色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与养老基金资产规模大、负债期限长的特征高度契合,并且养老基金能够为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成为绿色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稳定来源;其次,由于绿色基础设施资产缺乏流动性,价值波动幅度小,并且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强调的是产生的收入而不是寻求资产增值,具有天然的通胀保护功能,有利于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再者,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可分散养老基金的投资风险,经实证研究非上市的基础设施资产与其他传统金融资产的相关程度低,同时还可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与养老基金的负债期限结构匹配;最后,绿色基础设施具有自然垄断属性和环境的正外部性,由于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具有规模经济特征,进入门槛高,有一定的自然垄断属性,进而能够大大降低养老基金的投资风险。另外,养老基金参与绿色基础设施投资还能发挥养老基金的多重功效增进环境福祉,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缓和日益恶化的气候环境,改善未来老年人口的居住环境。
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列入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它与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密切相关。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需要大规模投资绿色基础设施,并且政府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中国具备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的客观条件。文章在介绍绿色基础设施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的策略与风险控制措施,为中国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提供有效的建议,以解决养老基金“保值增值难”的困境,提高养老基金持续盈利能力。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主要观点包括:
第一章为绪论,明确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整理了与绿色基础设施投资的相关文献,阐述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拟采用的方法、主要内容以及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具有自然垄断属性、价值波动幅度小、抗通胀、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和环境的正外部性等特点,并阐述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多重功效,不仅能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并且在促进金融结构创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全球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三章从再生能源、电力传输和能源效率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现状,分析了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的动因,具体包括养老基金投资的资产组合理论、投资基础设施的高回报动因、养老基金投资的可持续性动因、养老基金的社会责任投资动因以及养老基金的负债特征与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期限具有高度契合性。
第四章在PGGM、APT、PensionDanmark、CalPERS等养老基金投资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可采用的投资策略并对各种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投资主题与路径选择、投资市场与投资工具选择上不同养老基金各有倾向,而直接与间接投资、集中与分散投资、积极与消极投资各有利弊,并且各种策略的选择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第五章论述了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所面临的宏观政策风险、特有风险、融资风险,提出了国家进行绿色基础设施投资规划,引导私人资本积极参与投资;政府提供明确稳定政策支持,完善相关监管条款;加深公私部门合营,提供多样化的项目参与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与数据收集,出具标准的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报告;促进金融创新,提供更加丰富的融资工具等风险控制措施。
第六章对PGGM投资Walney岛离岸风发电场以及PensionDanmark投资J(a)dra(a)s项目两个案例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养老基金参与项目投资的背景、项目的融资安排、风险管理以及战略投资举措等。
第七章介绍了中国养老基金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与现状,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策略。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于养老基金的投资对象,选择了能够增进养老基金持续盈利能力和社会责任的绿色基础设施。这个选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目前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较新的领域。第二,对PGGM投资Walney岛离岸风发电场以及PensionDanmark投资J(a)dra(a)s项目两个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得出了三个重要结论,即公共部门的政策支持为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灵活的融资安排解决了绿色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缺口,长期购买协议和凭证交易市场为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收益保障。第三,基于中国的政策发展动向及当前的投资环境,提出了中国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的可行性,根据国际投资经验和风险控制措施,提出了适合中国养老基金进行绿色基础设施投资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策略。
文章虽有一定的理论和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但仍有一些缺陷。鉴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时间跨度有限,难以获得充足的数据,因此文章以定性分析为主,佐之少量数据;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对养老基金投资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策略认识不够全面,所提的建议可能考虑欠周全,在后续研究中有待加强。